第一部分 文言文翻译
【新增项目】文言文翻译
【新增原因】增强考试区分度,北京卷这些年特别是10年以来考试区分度渐次变小,语文拉不开分数是目前比较实际的情况,对此,国老师提醒大家,仅仅考作文拉分在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中是不太现实的,大部分学生成绩之间的差距主要在前面的阅读和基础部分。套用一句俗话,作文55分的学生和45分的学生差距在10分,不过就是三到选择题的分数。本部分内容的增加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语文基础能力,特别是多年来忽视的语法能力。因为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大都设置在语法点和重点实词上。
【考点分析】本部分为北京市考试弱项,因为长期以来北京高考卷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要求都不高,并长期不在此部分设题,极易让考生形成一种误解,以为只要将句子大意传达出来就可以得到分数。在这里,国老师告诉大家,首先放弃幻想,文言文翻译主要考察点为重点实词用法及文言文语法,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必须充分向老师证明你对那些影响理解句子含义的难词是能看得懂的;同时,你非常清楚的看懂了这个句子的句法结构并可以将其转换成适当的现代汉语表达方式。
【应对方法和试题精解】处理这样的文言句子翻译,国老师推荐大家采用两步法完成,我们举北京今年新颁布的考试说明中所举例题进行精讲。
试翻译:“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解决方案
第一步:采用最原始的对译方式,将每个词意思对译出来,并确定每个词汇的词性。小:在此不可能是形容词,而是名词,因为后面接“枉”。这实际上是最基本的语法概念,国老师告诉大家,就像你们英语学习一样,任何句子必须有动词。“小枉而大直”是转折结构,而连接两个完整的小分句,既然是小分句,那么“小枉”就应该是一个主谓完整的句子结构,因此判定,“小”作主语是名词、“枉”作谓语,翻译成动词,这样完成了词性判断。然后采用组词的方式,“小”:小节;“枉”:做不到、亏欠都可以。同样的道理,“大“,名词,大的事情、大的原则都可以;“直”,一定是动词意思,直立、挺直。“君子行之”,又是一个最基本的主谓宾结构,“君子”主语,“行”动词,谓语,“之”宾语。直译成“君子作这样的事”。
第二步:根据现代汉语表达方式重新调整说话方式。上面的句子直译过来是——小的事情做不到但大的事情(却能)坚持,君子作这样的事。根据上下句意思和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转换成——小节做不到,大的原则(却能)坚持,君子是这样做的。
本题标准答案是:个别小节有所亏缺,大的原则必须坚持,君子是这样做的。我们第二步的调整已经离这个答案非常相近,完全可以了。
第二部分 现代文小阅读新变与应对
【新增项目】现代文小阅读新增4分客观题。
【考点分析及应对策略】国老师早就提醒过自己班里的同学,现在再次提醒2013年参加北京卷高考的所有学生,务必充分重视北京卷2004—2008年的试卷,有可能出现某些试题和考法的回归。今年的小阅读多增加的4分可能为客观的选择题、也可能多增加一道主观题目,其具体做法只要大家参考北京卷历年04—08年的小阅读,这些题型都曾经出现过,如果今天考察只不过是复现,下面老师将就此作极为详细的分析,参看下面的试题精解。我选取2007北京卷作说明。
【试题精解】2007年北京卷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转载自出国留学网https://www.liuxue86.com,请保留此信息。)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 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取材于吴伯凡《“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
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B.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解析:D
深度解析:A项对应第1段第4句“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其意是“有关”,而选项中却说“无关”。此乃“猴吃麻花——满拧”。B项对应第2句前面的两个“……不是……也不是……”。选项错在“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其意又与文本大相径庭。C项对应第1段第3句后面“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选项与文本之意又相反。D项前面“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应第1段第2句——“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正确概括;D项后面——“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应第4段的第3句和第5句的前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两处信息的正确整合。
2013年全国高考考试说明解析及考试大纲 |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辽宁 | |||||
吉林 | 甘肃 | 河北 | 山西 | 陕西 | |||||
河南 | 山东 | 江苏 | 安徽 | 江西 |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
贵州 | 云南 | 四川 | 湖南 | 湖北 | |||||
青海 | 宁夏 | 内蒙古 | 黑龙江 | 新疆 | |||||
西藏 | |||||||||
全国版高考考试说明解析及考试大纲 | |||||||||
出国留学网考试频道编辑整理 |
高考大纲 | 高考改革 | 高考政策 | 高考真题 | 高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