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讯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概况
Z同学同时获得了美国常青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和康奈尔大学建筑学硕士项目的录取。在如何抉择的问题上,很是纠结,因为宾大和康大的建筑系都是美国的大牛项目,选择起来确实很费劲。经过和一个宾大建筑系在读的同学交流,他发来了这篇文章,感觉很强大呀,也和大家分享下。没想到,追本溯源的话,宾大建筑系竟然还是中国建筑系教育的始祖!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于1740年建立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它由美国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当时为一所慈善学校。学校是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青藤盟校之一。因此,每年会有很多学生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下面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校友的对话,相信对准备赴美国留学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DIVERSITY AND CREATIVITY
——ALUMNI DIALOGUE FROM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多元&创新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校友对话
参与嘉宾
王伟:宾夕法尼亚大学M.Arch I,曾留校任建筑系讲师一职,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任教。曾与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旗下Black Box Studio和英国Arup工程顾问公司旗下Advanced Geometry Unit,合作研究参数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方淳: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M.Arch II,现就职于aedas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杨楠:清华大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M.Arch II,现就职于aedas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周迪峰:浙江大学建筑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M.Arch I,实习于纽约渐近线建筑师事务所 Asymptote Architecture,目前工作于北京DADA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
包瑞: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M.Arch II,现就职于aedas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张雪轶: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M.Arch II,实习于荷兰ONL建筑师事务所,现工作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教学风格
常春藤名校的当代多元化建筑教育
杨楠: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是美国东海岸最优秀的学校之一,其综合排名一直长期占据全美前十位,是常青藤联盟的一所老牌学校,位于费城。我们主要是在设计学院读的硕士学位。
方淳:宾大的建筑系在国内非建筑圈也有一定知名度,其实中国的建筑教育是沿袭宾大的系统的。宾大的建筑教育是20世纪初来自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学院应该是在法国产生,后来到了巴黎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这一套教学方法又传到宾大。中国第一批建筑教育家、建筑师,比如梁思成、林徽因、童寯、杨廷宝这些人都是从宾大毕业的。他们在中国创立了可能不算最早,但却是影响时间最长的几个著名的建筑系,比如东北大学、东南大学的前身、后来梁思成到北京创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之所以要溯源,是因为宾大建筑系对中国的建筑教育影响非常深远。
王伟:宾大设计学院是一个研究生学院。宾大建筑教育分两种,一种是四年的本科学位,归属于宾大文理学院;另一种是三年的硕士学位,由宾大设计学院授予。在美国若要取得注册建筑师执照,必须有“Professional Degree”;该专业学位可通过五年的建筑学本科学位或者三年的建筑学硕士学位获得。前一种学位在各国都比较普遍,而后一种却只存在于美国。
三年的建筑学硕士学位招生时对申请者的本科学术背景没有要求,但成功申请的前提是必须在申请材料中展露成为一名出色建筑师的潜质。入学学生中九成以上都受过一定程度建筑或建筑相关专业的教育;不过,由于学校极力提倡学生学术背景的多元化,所以每年都有一定比例来自其他专业但立志改学建筑的学生。宾大建筑系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建筑设计、视觉表达、历史与理论、结构、构造等必修课,还有城市设计、房地产、数字建造、工业设计等相关领域的课程供选修。
包瑞:我跟杨楠、方淳都是建筑学学士,所以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只读了一年,叫post-professional。读这个学位的人很多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大家重新来读这个学位就是重新去学习建筑。因为工作过,更多的可能是想再换一种思维,去尝试一些别的东西。所以对于这一年的课程,大家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在于尝试一种新的思路,或者是新的学习方法。
杨楠:一年的硕士学位相对来说比较前卫,更多的是让大家从实践中回到校园重新反思建筑本身的一些理论,或者接受一些新锐建筑流派的思想,同时在技术层面提高自己,做一些以前想不到的事情,通过这些历练再回到工作中,从而启发更先进、新锐的想法。
课程设置
以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建筑教学
杨楠:宾大设计学院包括几个系:历史——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研究;景观——在美国一直占据最前沿的位置;建筑——学院里最大的系;规划学——有伊恩•麦克哈格等全球顶级大师级别的教授;和工程学院还有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项目。从学院系的设置和互相的联系上来看,这是一个多元化的设置。学校提供给学生许多本专业范畴外的课程,比如和房地产相关的、更艺术一点的、技术一点,或者更偏向于景观、城市设计的课程。通过对某一类课程学分的积累,还可以得到一个学院授予的认证学位。因此学生的眼光可以不仅仅定焦于建筑上,而是可以多元化地发展兴趣爱好。如果对景观更感兴趣的话,也可以从建筑领域汲取经验反馈到景观里面。
包瑞:我就选了一些景观的课。第二学期觉得建筑的课没意思就想去选点别的,还可以学一点新的东西。宾大的景观不错,主要偏城市一点,把城市和景观结合也是比较新颖的做法。我还选了一些艺术学院的课,如画画,对生活也比较有乐趣,而不是局限于学术上的那些事。
杨楠:宾大的课程设计是非常多元的,我和王伟都上过工业设计,但是我们两个是不同的学期由不同老师教的。第二学期我们还上过沃顿商学院的课,那是全美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我们要在一个实际性的项目中由沃顿做商业运营和管理,包括预算等。设计学院为客户设计一种五星级酒店,两边进行不断合作,在这种合作中虽然大家都是学生,但是由于沃顿的MBA学生非常有经验,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实际性。宾大能够提供这么一个平台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相交叉,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即使不是一个纯粹的设计师也可以找到一条路,找到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而不是循规蹈矩一条思路地坐在那画图。
王伟:建筑系开设的工业设计课是学校目前大力发展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试点中一个非常成功的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欢。专为建筑系学生开设的工业设计课定位明确:让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对工业设计以及该行业的运营模式有全面的了解,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进而思考该行业对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课程从工业产品的市场研究开始,经历对一个新产品的定位、设计和市场价值评估等诸多环节,最后结束于建造一个1:1的可实际使用的模型。
方淳:刚才杨楠提到的两个词很能概括我对宾大建筑教育或者说美国建筑教育的想法,一个词是“多元”,还有一个词是“反思”。“多元”相当于学院给建筑系提供的东西很多元。其实建筑本身也很复杂,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这需要不断地去考虑到很多因素,天气、场地、产量、业主的要求、群众的要求,其实是很复杂的。音乐有旋律就可以,美术有色彩就可以,写作有文字就可以,但是建筑很多元化。从学校再回到实践,或者从实践再回到学校的时候,有一些机会去把这些多元性中其中一元研究透彻,这是学校带给我们的。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建筑也很重要。关于“反思”,实际上前段时间我正好在看一个建筑师写的一本书,他说建筑是消费品,跟杯子、食物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建筑究竟是不是不朽的呢?音乐可以是不朽的,有一些民谣可以永世传唱,美术也可以是不朽的,凡高的《向日葵》可以永远都是名作。但是建筑可不可以是不朽的?这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我觉得在这种环境里面,相对于学校来说,它更学术化一点,你有一些机会去重新思考一些问题,我觉得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所谓的反思。
杨楠:刚才提到的主要是一般课程的设置,建筑学学位的核心课程设计studio中,大部分studio都有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而且往往是从其他学科入手,然后再反思到建筑。比如说像post-professional 2008年的秋季学期,课程一开始就主要研究汽车设计。老师希望学生从工业设计中提取一些灵感,同时也向工业设计的生产方法学习,将他们最先进的加工技术以及汽车流畅的曲线反映到建筑设计上。前半学期大概有一个半月的时间都在研究汽车是怎么做出来的,而整个设计studio课程仅仅只有四个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作研究在课程设计中是非常常见的问题,甚至有些studio这个比例更高。同时我们还有studio trip配合这些研究,去参观汽车工厂,去看怎么设计和制造汽车,然后再反思回来,如何用一种工业化的手段去制造建筑。由于有这种跨界的思考,从不同的领域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这样建筑设计的基础才会不同,其逻辑方式也会改变,得到的结果一定是一种创新性的——即使不成熟但富于想象的设计。实际上宾大的大部分研究生课程studio都是明显带有这种倾向的。
王伟:宾大设计课的主题涉及和建筑相关的方方面面:从城市景观到构造单元,从参数化到绿色节能,从地缘政治到美学历史。课题所关注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得益于宾大这个综合性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
宾大建筑系对其毕业生的定位是在从业后的30-50年内成为该行业的领袖,并且推动该领域不断进步。作为建筑教育的载体,所有课程的主题及其高强度的训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格:原创性、团队合作、强大的心里素质等。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设计师的人格和强大的精神气质更是成为领导者不可或缺的素质。曾经在宾大求学和任教的我从被教育和教育两个视角都感觉到学校对于建筑师的培养是全面而深入的。
参数化教学
从设计到建造
从外形到结构的全面体验
方淳:参数化是一种形式语言。建筑师很多时候汲取的创作灵感还是来自于建筑以外的东西。参数化有很多东西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一种理解,很多昆虫在成万上亿年的自然进化淘汰下生成了这样的形状必然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有时候建筑师,包括结构师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生物是可以的?我们制造一个建筑,或者制造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应该是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在高科技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走在这个领域前沿,他们有这样一种疑惑,愿意找这种研究方式。我觉得参数化是这样的平台,是一种研究建筑的方式,不管它现在有没有成功,或者说将来能否成功,它试图将我们建筑的发展推向下一个阶段。
王伟:建筑设计的方法一直在不断演变和进化:绘图技术从最初的纸笔手绘发展到目前的计算机辅助制图(CAD);建模方法从早期的无关联模型(例如Sketch Up)演化到最新的关联性模型(例如Digital Project)。参数化作为关联性建模技术的基础理论近年来备受关注。宾大建筑系在参数化设计领域的教学在北美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师资雄厚,汇集了该领域内的顶尖专家;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中联合运用多种软件,涵盖了从设计到建造的各个阶段;课程题材丰富多样,从形态研究到数字加工,从城市设计到结构优化等。整个教学过程丰富而深入,使得学生对参数化设计从原理到技术,从应用到研究,都有全面的了解。
周迪峰:从教学理念上来说,宾大把参数化作为一种设计理论而不是一个建模的工具来进行教学。所以国外参数化设计的形式感跟国内不太一样,可能国内的老师学生不去接触背后的理论,会觉得这是一个很crazy的东西,不可理解。但实际上在它比较不成熟的表面下是比较有潜力的理论基础。所以可能国内应该是逐步引进这种理念,不光是从技术上从软件上,应该从理论方面让我们国内的学校和学生来接触一下。
杨楠:参数化本身比较复杂,它也是多元需求或发展促成的,因此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从设计师的理解方面来说就是向自然学习,实际上是在研究有机形态;在哲学上有一套非线性哲学,它是基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和德勒兹的一些理论发展而来的;在技术上这种复杂性的工程要真正实施,如何利用参数化,利用一些数学模型,去化解、去降低造价、去把建筑图纸参数化,实际上也就是说达到一种非常高效的可控性。同时我觉得从历史角度考虑,现代主义之后,参数化风潮不再是一种主义,它本质是一种人们追求空间或者形式的新奇和趣味的一种体现,它不像现代主义是在二战前工业化、二战后大量建设的一个大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产物。实际上现在大家越来越富足,政治上也比较和平,大家追求一种自我个性的彰显。而随着现代主义的复制性越来越无聊,大家就要提出一些复杂的,或者说新奇的形式,比如像文丘里提出的“向历史看齐”,同理,20世纪90年代大家去搞解构主义,现在搞参数化设计,实际上只是借助了这么一个外皮,它是技术、哲学、艺术、经济、政治等交融在一起得到的一个交汇点,本质是发展现代主义基本核心内容,但是又强调形式,淡化功能主义,强调个性,淡化国际式设计。
宾大教育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多元性地展示参数化复杂的一面,因为我们有非常出色的哲学老师Manuel DeLanda,他是在美国非线性哲学领域第一流的教授;有像Cecil Balmond、Ali Rahim等一系列全球顶尖的设计师;有像Roland Snooks这样的技术专家。学生可以学习到哲学原理、技术方法、形式语言、施工构造的加工方式等内容,它几乎涵盖到实际应用的每个方面,但是又高于实际应用的程式化,是一种基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物。
中美建筑教育的对比
传统与激进对话,实践与创意并驾
方淳:美国的大学教育,首先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很高的,参数化做得很系统,集中了很强大的师资力量。学生如果有一个想法就可以到试验室里面真正地切割出来。这一点在中国可能所有的院校都是办不到的,中国没有这种设备条件。美国的教育跟他们推崇的美国精神是一样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张雪轶:在那边做设计不是一个特别狭隘的范围,我感觉它专注于建筑,然后引进一个跟建筑相关的圈子。但是实际上如果感兴趣便可以接触到很多其他课程比如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我还有一个室友,她选择的是陶艺设计,宾大会给你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提供给你这些所有的硬件设施、老师等,让你去接触艺术,得到陶冶的机会。
杨楠:宾大或者是美国的一些学校的设计课程是非常有进化性的。也就是当我们意识到设计课程的局限性和不足时,这个studio会不断地进化,这种进化可能是新的技术、新的意识形态,或是新的美学思想,它们都用来不断地阐述studio的核心本质,加强其内容的丰富性以及理论的正确性,因此设计的结果也不断推陈出新,每年的作业相比前一年都有突破。
比如Ali Rahim的studio,2005、2006年开始都是非常简单的几何形体,后来逐渐复杂化,然后又变成超常规的复杂化,随后不断又增加出对材料、色彩、质感的要求,同时空间不断地三维化、复杂化发展。通过五六年的变化,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风格。你会发现,它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在中国就缺少这种环境和土壤。我们在中国的设计课往往是每届学生面对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设计手法,几乎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在出去后,经历过这么一场理念的洗礼,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实际上是被打破了,你会说这个不一定是这样,可以完全放开眼光,只要有一套理论知识就可以完全做自己,或者说去推动自己的一个想法,或者一个很关注的点,在国内这是一个需要提高的地方。
另外一点,参数化教学在国内还是有点受歧视的。有很多老师或者比较传统的教授们认为这是一种很疯狂的、无法建构的、没有理论依托的东西,大家在玩形式,形式是错的。建筑本身最重要的一个元素不就是形式吗?一个客户拿到一个方案他肯定先会说好看不好看,然后会说我们面积够不够、能用不能用。在国内有一种对形式的歧视,尤其是传统的老师,同时这种歧视又是建立在对参数化不够了解的基础上的。由于其理论、建构方法研究的缺失,它只剩下了形式,从而被批判,基于这点不得不说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包瑞:这主要是思维方式的区别,我们希望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都是一步一步推进的,需要一个具体的或者是别人都认可的逻辑支持,但是美国人的思维是非线性教育,他会突然间给你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新的角度,这些都可以融合到我的理论里。只要提出来,我就可以自己编制出一个网络,我觉得我们还是缺乏这么一种思维。缺少一种自己去建立自己逻辑的平台,就好像总是有一个逻辑要去学,而不是可以自己去认识,去创造。
方淳:本身逻辑就是西方社会的东西,美国的教学是他给你个A,给你个B,让你找他们之间的联系,或者直接先给一个结论,然后再去推导。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怎么样让这个东西成立。这种模式有点偏精英式教育,他们吸纳各大洲的老师,授业解惑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周迪峰:美国吸引了各个地方的老师。这些老师是非常自由的,同时可以在好几个学校教书。他会把他的思维从这个学校传播到那个学校,然后再吸收一些东西到另一个学校。其实我觉得是一种从点到面再发散出去的过程。在整个教育体制下这种思维的自由度是非常高的,而不是说一个学校的老师是土著,从这个学校毕业,然后一代又一代在这个学校教书,甚至有的时候会建立一种学校之间堡垒式的东西。比如他们说这些自成体系的东西是非常好的,我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很难去接受别的新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在国内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有很多流派,各自有自己的一种传承,但是在国外这样的情况比较少,因为老师流动性非常强,很少有堡垒式的感觉。
王伟:我认为教育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对人格和气质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建筑系毕业生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应有完善的学习方法和持续的学习热情、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精益求精和追求创新的精神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知识是个变量,会在从业过程中不断被遗忘和再学习,但是人格和气质在大学以后就基本是个常量,并且会伴随设计师一生,影响其设计创作的方方面面。
欧美建筑院校在推动建筑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学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多元性。创新来自于研究和借鉴,多元来自于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眼界。以宾大的研究性设计课为例,其关注的对象涉及生物学、地理学、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业等。设计的出发点往往起始于研究其他领域的优势和长处,从而思考并发掘其对建筑学的借鉴意义。在前期研究的帮助下,学生往往思维开阔,创意层出不穷。
宾大建筑系不遗余力地搭建自由开放的学术平台,为各学科的交流和互相启发创造了有利条件。除了研究性设计课之外,学院还创造性地开设了建筑和房地产、建筑和工业设计等交叉学科辅修学位。学院举办的各种论坛和讨论会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建筑系师生一起探讨建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创新和多元,是宾大设计学院传递给莘莘学子最有价值的精神品质。
周迪峰:我比较羡慕像王伟这样本科学的不是建筑专业,到宾大之后深造建筑的同学。参数化课程对于编程、计算机这种非建筑本科知识的要求比较高一点,本科是学理工的学生会体现出他的优势。建筑的本质是多元的,就像我最后一个学期的导师,他非常有名,是跟库哈斯同级别的一个大师,但他是结构出身,并不是一个建筑师,能成为一个建筑大师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设计出来的作品在结构上都非常合理,结构上的合理就反映出他在形式上非常合理。这些大师的出现反映出他会把接触到的不同行业中跟建筑不相关的知识都应用到建筑里面。
我觉得建筑其实是比较特别的艺术,它需要审美的知识,又需要建筑、构造、物理方面的知识,是与时俱进的、比较理论化的一门艺术性课程。所以我觉得它对多元性的要求特别高。包括刚才说的沃顿课程就是从经济学原理上告诉我们做建筑的人不能只是天方夜谭地做形式,还必须符合经济原理。在国内教师是不会主动鼓励或者提倡来开设一些多元化的课程的,这可能是土壤或者传统观念的影响吧。
关于出国留学的几点建议慎重思之,大胆行之
王伟:大学教育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求学者得到知识技能和人格素质的提升,并且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分支,海外留学日益升温。但是由于其地域特殊并且在时间和资金上投入巨大,必须慎重考虑。
对于计划出国留学的建筑系同学,我建议你们做好三个功课:
第一,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建筑这个行业。国内建筑学本科教育在对建筑行业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够。建筑设计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造,从团队管理到造价控制,从设计优化到质量监控等。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一个建筑工作者往往只能专职于某一方面的工作。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面?
第二,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以后的从业方向。建筑设计所涉及到的不同工种对于员工的素质各有要求。方案设计需要创造性,造价控制需要逻辑性,团队管理需要人际交往能力等。你最适合哪种工作内容?
第三,研究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北美高校的建筑系,在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一般都风格明显:有些重视城市环境或历史保护,有些擅长设计或建造技术的研究,有些关注房地产运营或工程管理等。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感兴趣的从业方向,挑选合适的学校以及合适的学位。
留学深造是一个桥梁,用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人格素质,从而得以从一个更明确的角度,更适合的位置去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只有在了解建筑行业,了解自身兴趣和长处,并且理性择校的基础上,留学深造这个桥梁才能事半功倍地发挥效用。
以上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友的一些对话,相信对准备赴美国留学深造的学生有一些启发,尤其是对于准备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手资料,希望学生可以仔细研读。
【更多专业资讯信息请点击出国留学网相关链接】
美国大学建筑学专业全解
1.简介
建筑学培养专业建筑人才,主要学习如何设计建筑物以及周围环境。学习内容主要有建筑绘图 ,设计学,建筑史,建筑理论,工程项目和建筑场地规划,施工工艺和技术,建筑专业标准,以及相关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研究等。
2.是否适合你
如果你喜欢画图,摄影,制作模型,各种工艺制作, 喜欢科学,艺术,历史,喜欢城市,园林。 那么你会可能会喜欢建筑学专业。如果你具备以下综合素质,可以考虑学此专业: 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说服影响能力,量化分析能力,素描功底,空间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视觉敏感性。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