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是一个过程,需要经常地自我训练。高考前的身心调整很重要,那么,总结过去的高考有哪些成功的方法呢?
一、保睡眠,解疲劳。大家知道高三的学生进入高考压力场,压力无处不在,只是个人的表现和程度不同。长时间高强度的大量做题,复习,模考,切忌身体和心理的疲劳堆积。我们工作室近三年的调查表明:确切地说在高考前三个月,即从高考白天倒计时开始,就需要给考生补充相对充足的睡眠。可谓睡眠第一,学习第二。以保证在高考临场时,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状态,有利于高考的临场发挥。
例一、小旺在高考前始终没有敢放松自己,每天加班到深夜十二点。紧张的情绪一直像一根绷紧的弦,在距高考前的一周开始失眠了。感到身心劳累,这时身心有点调整不过来。加上考场发挥不佳,平常最好成绩是590分,高考只考了510分。
例二:李老师是某重点中学的高三班主任,从三月份开始,在保证正常的课堂学习时间和效果的前提下,一般不主张学生加班学习或开夜车。有时为保证学生午睡,晚上的正常睡眠,关闭教室门,“逼着”学生离开教室回去睡觉。当时有家长和学生也不理解。但高考结果是,此班考了年级的第一名。可见高考前的睡眠调整不可忽视。
二、迎模考,不波动。进入三月份,当高考进入到模考阶段,很多学生的情绪会因分数的波动大起大伏。其实,模拟考试只是一个练兵场,对高考题目类型的熟悉,对做题时间速度的把握,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摸底,分析高考考试信息。针对学生全面性掌控高考做题,进行心理适应性训练。有时会将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加起来平均作为一个相对的参考,但没有绝对的可比性。因为高考试题是全国一流的专家出题,综合性灵活性很大,也有一定的难度系数。
例一、小丽是高三文科班排名前20名的优秀学生,进入一模,平时数学接近满分,只考了八十多分,总成绩受到了很大影响。情绪波动很大,挫败感很强,有时焦虑的情绪导致有时失眠。在这样的状态下,参加了二模,又考了八十多分,几乎崩溃了。决心放弃所有的努力,不参加高考了。后来我们帮助小丽做了心理的调节:连续数学模考都是八十多分,主要看自己知识的盲点在哪里?再引导小丽调整认知:自己很强的数学解题能力会不会因为两次的考试而失去?最终小丽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三模时数学考了120分,高考时数学又接近满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例二、王老师是大学老师,说到女儿的模拟考试,他哈哈一笑:我的经验是从来不问女儿分数,但每次必须问两句话:考好了是因为什么,哪几方面把握的好?考不好背后的问题,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必须让女儿找出来。女儿每次考完,都会主动找原因,情绪很少因分数的起伏而纠结,状态十分轻松。最后顺利考上重点大学。
三、调预期,找平衡。每一位高三的学子对高考都有一份可贵的期盼和目标。然而预期目标设置的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心态。目标过高达不到,会增加挫败感,目标过低,会失去自信心。
什么是较合理的预期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订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同时还要设想可能出现的做不尽人意的坏结果。这不是消极的心理暗示,而是科学的心理准备,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没有只晴天不下雨的天气,没有只打胜仗的常胜将军。高考的结果可能理想,也可能不理想,因为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很多:学习实力,复习是否到位,出题难度,临场发挥等等。
科学一点的预期,可能是比自己的可以达到的目标再低一点,低而小的目标,很好实现,压力小。当一个人把自己扔到谷底,向任何一个方向爬,都是在向上努力。可以暗示自己:高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考不如意叫正常,正常发挥叫意外,超常发挥叫奇迹。
多年的经验证明:有的学生预期值很高,学习动机会过强,眼睛盯着一个目标,非考多少分不可,非某某大学不上,非某某大学某某专业不取。这种略带偏执的预期目标,缺少和弹性和灵活变通。只能高不能低,只能进不能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样很容易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自我加压,与日俱增。在现实情况下,增加挫败感,陷入不良的情绪里,失去心理平衡。
例一、小美是高三理科班的尖子生,由于在高考前在北大自主招生中失利,认为没有受到名校的认可,感到自己没有价值,一直没有从受挫的情绪中走出来。于是破罐子破摔,赌气参加了高考,只考了一个二本学校,很可惜。后期追踪采访得知:小美一直到进入大学,这种很强的挫败情绪都没有得到修复。
例二、小莲学习成绩一般,日常排名靠后。在高考前做了专门的预期目标调整:如果考不上一本,就上二本;考不上二本,就上三本;若三本上不了就上民办大学或专科。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哪种结果都要看自己考场上的发挥和报考时的具体情况。不抱怨,不自责,不纠结,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向目标。一路轻松,心理没有什么压力,考场上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本。
四、会调适,挖潜力。心理调试指个人对自我心态的主动的,有意识的调控,以使人更多的感受到正面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心理暗示,心理放松,意念控制,自我放松等。在高考中,心理调试较好的人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在不利于自己的条件和环境下,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或最大潜能,创造考试的奇迹。心理调节弱的人可能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或偶然因素的影响,功匮一旦。
如心理暗示,它的方法有很多,如语言暗示,音乐暗示,情景暗示,食物暗示等等。所有暗示的手法都是一个强化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个人风格。考生在平时的考试准备和参与中,不断积极主动的尝试,无条件地相信自己,将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在积极,乐观的状态。就像一棵小草一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焕发出生命力。
例一、在去年的高考中,小明考完数学发现题目很难,其难度完全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平时能考一百二十分,今天可能最多考六、七十分。沮丧的情绪让他很难过,回到家里大哭一场,决定不想参加后面的考试了。被父母责骂后跑出了家门。天黑后大家才把小明找回来。后来小明打电话给同学,发现大家都觉得数学很难,考得不如平时。小明才如释重负,打理精神,参加了第二天的考试。小明平时的成绩保持在560分左右,最后直达到了二本线,没有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例二、小海是班里的尖子生,最后是被清华大学录取。谈到自己的经验时,他说:主要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己的目标里没有清华。只是想放松的去考。记得考试那天:早晨起来看到妈妈给做的自己爱吃的食物:酸豆角,油煎蛋,绿豆粥,心里很高兴。去考场的路上看到阳光灿烂,心想这真是一个好日子。到了考场看到监考老师脸上的微笑,似乎感到一切都是一个美好的征兆。于是带着一种很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答题,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考出了骄人的成绩。后来被清华录取,自己都感到意外。
五、巧放松,状态佳。要保证高考的正常或超常发挥,需要学会心理放松。有效地放松情绪和注意力,做到劳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是成绩。一般的放松训练有:深呼吸法,身心放松法,触摸放松法等等。但最简易有效的还是自我放松法,减压很有效。如叙说,运动,唱歌,跳舞,听音乐,散步,逛街,吃美食,看电视,大笑,静坐,睡觉……方法的选择,对自己是否有效,因人而异。
例一、有人说小兵是哭到北大。高考前,他压力很大,过一段时间就会给在县里的妈妈打电话。每次打电话就会大哭,一边哭一边说要将近一个小时,妈妈也会在电话那头陪着流泪。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上演相同的一幕。看似可笑,实则自我放松。后来小兵考上了北大。
例二、小然从高一到高三几乎有两个不变的习惯:每天会看10—20分钟的电视新闻或娱乐片。每周或半个月会去k歌。同学们忙于学习,无人陪伴。她让自己的老妈做忠实的听众,烦恼压力,一k了之,很少积累负性的情绪。平时连二本线都不可能达到的她,超常发挥上了一本大学。
结束语:高三学子经历了寒窗苦读,考场奋战,报考学校的选择,利弊的权衡,面对成功与失败,理想与不理想,每一种结果都需要调整心态去接受。正如任何事情不可能完美,高考的最终选择和结果,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缺憾。每一种选择和结果都是一种人生经历,更是成长中的一份自我担当和责任。因此这样的体验和阅历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意志力的磨练,自我的超越和成长,心智的成熟。经历过高考的学子们,也许会多了一些平和,从容,淡定、乐观和顺应自然。所以本文中提到的心理调节的方法称之为高考心理调节幸福策略。供大家参考。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资深编辑推荐 | |||||||||
高考语文 | 高考数学 | 高考英语 | 高考理综 | 高考文综 | |||||
体育高考 | 艺术高考 | 美术高考 | 音乐高考 | 高考减压 | |||||
高考试题 | 高考答案 | 高考食谱 | 高考备考辅导 | 高考院校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