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二步搜集信息后,考生的目标和方向变得更清晰,可以相对集中地去关注相应的学校和专业。再经过细致的分析、比较、咨询,才最终确定报考哪些学校和专业,为方便理解,我们把第三步选择志愿分为“初选志愿”和“精选志愿”两个阶段,两阶段区别在于:
“初选志愿”是通过分析招生“外观信息”,帮助考生缩小学校和专业的范围。初选志愿的过程与第二步搜集信息的过程相辅相承。
“精选志愿”是在“初选志愿”基础上,重点分析招生“内涵信息”,来帮助考生深入了解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间的差异,从而锁定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 下面结合“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介绍如何初选志愿和精选志愿。
一、 初选志愿
考生确定位次后,在功能页面上选择相应的查询条件(如图)。 系统根据查询条件,显示匹配的结果(如图):
考生从匹配的结果中,通过比较各高校往年录取的分数、位次、人数,进行志愿初选,并将初选志愿加入收藏夹中。
系统允许考生保存6个初选志愿方案,方案名称可自行设定,如“保守”、“适中”、“冒险”体现方案的风险级别,也可用“北京”、“上海”、“广东”院校所在省市来命名,还可以按照录取批次来命名。每个初选志愿方案最多可选择20个志愿(相同学校不同专业算多个志愿),方案中的志愿可以进行增减。
二、精选志愿
初选志愿后,再通过分析比较学校间和专业间的内涵差异,进行精选志愿。学校好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好,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无论是学校内不同专业之间,还是不同学校相同专业之间,内涵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从生源质量、学生规模、学科点设置(含本科、硕士和博士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科排名、国家重点学科等方面,帮助考生和家长了解专业学科间差异。
针对某个初选志愿方案,考生可以对其中的各个志愿进行精选,如图。可以比较学科间差异,也可以再次比较初选时的分数、位次,还可以比较学校的属性。通过比较,最终精选出理想的报考志愿。与初选志愿一样,精选也保留相应数量的志愿方案,每个方案最多可选择10个志愿,并可增减。
平均分:是指学校该专业在各省近几年高考录取考生的平均分,主要是比较学校该专业各省的生源质量情况。用户可以点击下拉框,逐省进行比较。由于各地高考试卷不统一,难易程度不同,招生计划也不同,因此比较学校之间生源差异时,要考虑可比性。比如同一地区的学校,最好比较在当地的录取平均分,同时参考在其它省份的录取平均分;如果比较不同地区的学校,最好避开两个学校所在省市的平均分比较,应该比较两校在第三个省市的录取平均分。
相关学科点:是指该专业所属的学科在学校各专业点的分布情况。以“机械类”为例,该类学科本科层次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12个专业,其对应研究生层次“机械工程类”学科,共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专业。相对而言,学科专业点越多,越能体现该校该学科的培养水平。点击具体学科点数,可以看到学校该学科涉及的研究生专业点的分布情况。
毕业生数:方便考生大致了解专业的培养规模情况。
用户帮助:在使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或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过程中,遇到使用问题,可与网站客服人员咨询。
推荐阅读: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 大学排名 | 专业排名 | 高考热门专业 |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 征集志愿 |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