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型: 普通本科 所在地: 重庆 性质类别:综合类
通讯地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 023—68252513,68250942,传真:023—6...
E―mail : zs2006@swu.edu.cn
网 址:http://www.swnu.edu.cn/index.html
更多高校录取分数线:https://www.liuxue86.com/gaokao/
西南大学在云南地区录取分数线--文科 | ||||
专业类型 | 平均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录取批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3 | 549 | -- | 第一批 |
经济学类 | 555 | 569 | -- | 第一批 |
物理学 | 536 | 545 | -- | 第一批 |
城市规划 | 537 | 543 | -- | 第一批 |
地理科学 | 540 | 547 | -- | 提前 |
应用心理学 | 553 | 557 | -- | 第一批 |
英语 | 557 | 577 | -- | 提前 |
机械类 | 539 | 546 | -- | 第一批 |
心理学 | 567 | 571 | -- | 提前 |
社会工作 | 531 | 532 | -- | 第一批 |
园林 | 535 | 543 | -- | 第一批 |
教育学类 | 558 | 571 | -- | 提前 |
化学类 | 536 | 540 | -- | 第一批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542 | 543 | -- | 第一批 |
教育学 | 546 | 548 | -- | 第一批 |
动物科学 | 534 | 547 | -- | 第一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65 | 598 | -- | 提前 |
药学类 | 535 | 543 | -- | 第一批 |
蚕学 | 533 | 539 | -- | 第一批 |
电气信息类 | 543 | 544 | -- | 第一批 |
环境生态类 | 535 | 561 | -- | 第一批 |
软件工程 | 541 | 565 | -- | 第一批 |
生物科学 | 539 | 547 | -- | 第一批 |
农村区域发展 | 533 | 537 | -- | 第一批 |
茶学 | 528 | 529 | -- | 第一批 |
材料物理 | 531 | 534 | -- | 第一批 |
植物保护 | 529 | 532 | -- | 第一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40 | 544 | -- | 第一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31 | 534 | -- | 第一批 |
工商管理类 | 562 | 595 | -- | 第一批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38 | 545 | -- | 第一批 |
物理学 | 549 | 575 | -- | 提前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38 | 547 | -- | 第一批 |
生物科学 | 553 | 592 | -- | 提前 |
园艺 | 539 | 547 | -- | 第一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52 | 568 | -- | 提前 |
制药工程 | 542 | 549 | -- | 第一批 |
地理科学类 | 531 | 534 | -- | 第一批 |
化学 | 551 | 581 | -- | 提前 |
农学 | 535 | 541 | -- | 第一批 |
法学 | 552 | 556 | -- | 第一批 |
自动化 | 543 | 545 | -- | 第一批 |
草业科学 | 530 | 531 | -- | 第一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32 | 543 | -- | 提前 |
土建类 | 551 | 563 | -- | 第一批 |
公共管理类 | 543 | 548 | -- | 第一批 |
教育技术学 | 530 | 562 | -- | 提前 |
查看:2013云南高考分数线 西南大学录取分数线 2009云南高考分数线
LIUXUE86.COM专题:全国历年高考理科分数线汇总
全国历年高考文科分数线汇总
西南大学介绍:
办学历史悠久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 西南大学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学。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胡耀邦、李岚清、贺国强、陈至立等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极大的鼓舞。
学科优势明显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 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1400余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文、 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个博士点、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研究员、副研究员120余人,博士生导师19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人事部杰出专家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6人。
科研成就斐然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快速提升,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500项,总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省部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0余项。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果入选“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教育特色鲜明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探索并实践了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123456”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光炯”计划和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实践学分”;实践了“2+1”学期制改革;实施分类、分级、分流教学改革,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修读第二学士学位。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模式,积极探索学生海外教学实习。这些改革举措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校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4 年、1999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1987以来,学校连续十九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基础设施完善
学校占地面积641.93万平方米(9629亩),校舍面积157.9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61.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82亿元,纸质图书资料438万余册。
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完善,采用了先进的万兆以太网技术,搭建起基于公共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学生联网计算机超过12000台,提高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体育场馆及其设施配套齐全。学校各类运动场总面积达到188830平方米,现有4个400米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40个篮球场,17个排球场,129个乒乓球场,64个羽毛球场,4个游泳池,15片网球场等各类室外体育场;1个综合体育馆、1个篮球馆、1个羽毛球馆,馆内设施先进、功能完备。学校有7个学生生活园区,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设施完善;食堂菜品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地域学生的口味。
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位于重庆市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著名风景旅游区北碚。前临逶迤蜿蜒的嘉陵江,背靠重峦叠翠、温泉汩汩的缙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校园绿树成荫,百花飘香,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更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国际交流广泛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韩国、中国台湾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与交流关系,与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中国香港等5个国家地区的12所大学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项目,成立了“中韩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加拿大交流与研究中心”,在海外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基地和孔子学院,形成了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模式、新格局。
毕业生就业好
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 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的就业工作理念,收到了良好效果。近几年来,学校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外语水平高,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为帮助学生就业,学校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机构,通过一系列系统、规范的措施来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走向社会。如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召开供需见面会,推荐毕业生参加公务员和各类干部选拔考试等。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畅通、选择机会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3%以上。
高考录取查询 | 录取通知书查询 | 一本录取 | 二本录取 | 三本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