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出国留学门槛的降低,留学人员的增加。归国留学生求职日益激烈,若不随国内市场需求,自我及时调整准确定位,海归极有可能演化成了“海待”。
水土不服
朴东本科毕业,2007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读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专业硕士。2009年毕业回到武汉。尽管两年时间内,朴东唯一的实践经验就是在校办企业实习,但当他在求职时,却遇到一个良机,第二个月被杭州一家小型国际贸易公司聘用。
朴东说他是唯一一个有留学经历的人,这让他更是平添了优越感。但留学生活,让他变得非常独立,十分注重个人空间。他认为,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我空间,不该彼此过问。这些“洋派作风”,让他在公司显得非常孤立。三个月试用期过去,他还没有丝毫业绩。而他很少跟直属上司汇报工作,总是跨级跟总经理汇报,这让销售经理十分恼火。
今年6月23日,销售经理找到朴东谈话,半年以来,别的同事业绩不断攀升,而朴东却是零业绩,销售经理指出,一是他业务能力欠缺,不及时汇报,得不到公司的支持,更导致公司丢单状况屡次发生,因此,公司决定,辞退朴东。
专业不匹配
2006年底,黄莉的先生被公司派到美国总部学习三年,小两口才结婚不久,她决定跟随先生自费留学。2007年初,她顺利考取了艾奥瓦州立大学财务会计硕士。今年6月,她获取硕士学位后随先生回汉,踏上了求职之路。
回国前,黄莉还是信心十足的,认为海外留学的经历足以让她谋取好的职位。她陆续参加了武汉多个财会行业的中高端招聘会,招聘方一开始对她的留学身份表示兴趣,可一旦涉及到工作经验和国内具体财会核算等细节问题,黄莉多少有些底气不足。此外,她在网上也投了三十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24岁的澳洲纽卡斯尔大学财务硕士Bob面临着与黄莉相同的境遇。Bob告诉记者,他刚回国两个多月,在网上发了求职简历,却一无所获。Bob仔细研究了一些招聘企业对岗位要求的条款,冷静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势:年轻是资本,欠缺经验是软肋。他决定结束盲目求职,考国内的证,积攒工作经验,并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汉口一家企业。
定位过高:几经周折无收获
吕成是宜昌人,2001年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前往巴黎十二大学习语言,之后又去了欧洲商学院攻读。读书期间,他做过意大利电信推销、外贸进出口业务、地方法院实习生,法国里昂银行信贷实习生,甚至家政。毕业后,他在巴黎北边一个小城一家华人老板的旅行社就职,帮助老板竞选区域领袖,挨家挨户拜访居民,为老板拉票,介绍参选团成员,发传单,玩了把“西方政治”。法国的工作经历,让他练就了扎实的语言基础,学会了跟各国人打交道,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基础。
毕业后,吕成想过留在法国,找个金融类工作,可2009年,金融危机让法国就业形势不现想,而从一些朋友处听说,国内经济形势颇为稳定,吕成也渐渐厌倦漂泊的生活,开始考虑回国发展。
名校金融硕士的学历,丰富的职业经验积累,原本让他信心满满。而经过三个月的国内求职,一直将自己定位在高端的吕成(化名)不得不开始重新反思职业定位。
2009年10月,吕成回国,进入了“疯狂”的求职阶段,他首先定位在一线城市,不在乎地域,只在乎薪水和发展前景。他应聘的岗位跨度也很大:法律、金融、外贸、教育、传媒。他的期望值是,中高层职位,月薪至少在一万元。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寻找,吕成发现一个纠结的问题,一线城市尽管机会多,但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而自身定位有很多的“泡沫”。经过一番折腾,他最终把目标锁定回武汉。他决定先从适应武汉生活开始,让这个城市渐渐接纳他,再慢慢等待机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现在不会刻意追求表面上的高职高薪,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稳扎稳打,多方兼顾才是必需的。”
“海归”求职:心态和专业都很重要
目前“海归”就业难有三大原因:一是观念待调整,包括“海归”择业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两方面;二是政府投入,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配置能力、就业投入以及信息沟通方面仍存不足;三是人才结构失衡,包括专业、学历、地区、能力、个性结构等方面。“海归”求职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是行政类和国际贸易类,竞争最不激烈的职位是技术或产品研发和销售类。不少海归求职难,跟当初出国留学选择专业有直接关系,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有帮助,但还要看选择的国家、学校、专业。至于工作,去外企应聘可能接受度会高一些,海归们更被认可的是语言能力。
武汉出国留学网认为留学生回国就业还是有很多优势。关键是留学时要选好专业,回国后调整好心态,要多了解国内的人力资源薪酬行情。要有职业规划,准确定位。还是能在国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