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伦比亚英才儿童培养中心,笔者见到了该中心的负责人甘尼斯。这学期,她负责教授《批判性思考者俱乐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归纳、推理、创造性思维等。此外,甘尼斯还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思考。
在教室内,甘尼斯首先绘声绘色地为同学们讲了《西尔威斯特与魔法石》的故事。故事中,一头名叫西尔威斯特的驴喜欢收集各种石头。一个下雨天,它捡到了一粒红得像火焰的小石头。它端详这粒小石头时,冰冷的雨水打在背上,它说:“真希望雨不要下了。”雨真的停了。它觉得这一定是魔法,魔法来自这粒红石头。在回家的路上,它碰到了一头饥饿的狮子,紧张之中,它说:“我希望变成石头。”话一说完,它就变成了一块岩石。变成了岩石的小驴躺在草莓山上,身边就是那粒魔法石,可它无法把它拿起来。小驴的爸爸妈妈到处寻找。最终在五月的一天,小驴的爸爸妈妈也发现了那块石头,几经周折,小驴从石头变回了原来的自己。
故事讲完后,甘尼斯先提了两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魔法?”“大家相信真的有魔法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相信生活中是有魔法存在的,有的同学则不相信魔法。紧接着,甘尼斯又提出了几道更加深入的问题——“小驴是如何知道那块石头是有魔法的?”“小驴又是如何检验确信这块石头是有魔法的?”“如果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我们就认为他们具有因果关系吗?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事情,比如下雨,植物生长,人突然大笑,石头移动,星星发光,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些事情发生呢?”
对于甘尼斯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甘尼斯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因果推理,逐步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思考能力。接着,甘尼斯拿出了一个装有大量奇形怪状的小石头的盒子,让每个同学从中挑选几块。挑完之后,甘尼斯又让同学们给自己挑选的小石头上色,或在石头上画图,或在石头上写字,最终每个人都制作出了富有个性的魔法石。
制作完魔法石之后,甘尼斯又问了同学们几个问题,“大家相信愿望成真吗?”“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同学们认为,有的愿望能够成真,而有的愿望不能成真。但是要想愿望实现,必须付出努力才行。然后,甘尼斯让学生每人想出3个愿望,以及这3个愿望实现之后的结果,把每个愿望写在一张纸上并画出来,再使用铆钉把写有3个愿望的纸装订在一起,制作出封面,就这样完成一本“愿望书”。
对于学生的愿望,我充满了好奇,并观察他们写下的愿望。同学们的愿望五花八门。一个同学说,他希望自己能成为棒球队里最好的选手,这样他的妈妈就会给他奖励。一个同学说,他希望自己能够长得特别高大,跟巨人一样。甘尼斯告诉我,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考,让学生想出各种神奇的愿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如何设计制作封面,如何装订书本,这既可以开发思维,又可以提升动手能力。
在之后几周该课程的教学中,甘尼斯又为同学们讲了《弗雷德里克》、《青蛙与蟾蜍系列:飞龙与巨人》等故事。同样的,在故事后,甘尼斯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让同学们动手制作相关的手工品。“阅读——思考能力——动手操作”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线索,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来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另外,甘尼斯的这门课程将阅读与美术、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整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整个活动中,创新性思维无处不在,而学生始终在思考。(出国留学 wwww.liuxue86.com)
作者简介:
曹原,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独立学校教师,从事英才教育研究。曾出版著作《寻觅袋鼠国的“味道”》、《回味袋鼠国的“味道”》,发表论文《美国英才儿童内涵的演变述评》、《美国英才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美国英才教育师资:政策梳理及启示》、《美国英才教育中的选拔机制:能力要求与方法选择》等。
《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