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政治生活

字典 |

2013-09-07 10:53

|

【 liuxue86.com - 高考文综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政治生活

  (一)公民:

  1、民主决策方式和意义:

  (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2)意义:从决策看:a、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b、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从公民看:c、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d、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及措施:

  (1)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政府(新形式)。

  (2)意义:从国家看:a、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从公民看:b、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c、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措施:a、从权利看:公民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b、从义务看: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3、公民如何做到有序政治参与: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政府

  1、依法行政意义及措施:

  (1)意义: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权威。c、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d、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措施:a、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b、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c、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d、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e、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3、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及措施:

  (1)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a、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b、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c、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d、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政府。

  (2)措施:a、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民主监督就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法制监督就是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b、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c、实施“阳光工程”,做到政务信息公开。

  3、如何树立政府权威: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3)最根本的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公民应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1)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实施规划开展的工作。

  (2)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参与政府实施规划的民主决策,参与社会民主管理活动。

  (3)依法行使公民依法监督权,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能,落实规划目标。

  (4)增强公民意识,依法有序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5、政府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的: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6、运用政府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政府性质、宗旨、原则)

  (3)我国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组织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打造服务型政府,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权威。

  7、运用政府知识分析政府“怎么办”: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政治建设职能、文化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要审慎行使权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5)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权威。

  (6)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施“阳光工程”。

  (7)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施政理念。

  (三)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1)在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人大代表权利与义务

  (1)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2)义务: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种职权,行使国家权力。b、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c、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必要性:a、从根本上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b、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特社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共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2)重要性:a、才能始终坚持中特社义道路;b、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c、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如何体现中共党执政方式:

  (1)体现中共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执政方式、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式领导中特社义事业。

  (3)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

  (4)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执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如何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共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

  (2)中共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共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共党的领导。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6)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1)坚持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

  (2)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

  (3)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4)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5、运用政党知识分析中共党“为什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

  (2)中共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特社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起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党的地位、性质、宗旨)

  (3)中共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4)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6、运用党的知识分析中共党“怎么办”:

  (1)始终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党对中特社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领导核心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如何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3)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4)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原因。

  (2)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坚持民族平等的客观要求。

  (3)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4)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3、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为增进民族团结提供政治基础。

  (2)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是各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增进民族团结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3)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供政治保证。

  (4)大力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舆论环境,奠定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5)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把维护民族团结付诸行动。

  4、西部大开发十年中民族地区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力求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5)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5、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6、网络问政的政治意义:

  (1)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大限度的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

  (2)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相互理解和沟通,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渠道。

  (3)有利于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推动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7、网络监督的政治意义:

  (1)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从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3)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审慎用权,构建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4)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8、公民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

  (1)通过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2)利用网络方式,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

  (3)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利用网络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4)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同时,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自觉进行理性表达,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网络监督,抵制网上违法现象。

  (四)国际社会:

  1、用“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为什么”: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4)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有利于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用“国际社会”知识分析“怎么样”:

  (1)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2)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关系,要以各国相互信任、和睦相处。

  (4)要坚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求同存异,加强国际合作。

  (5)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6)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合作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支持联合国有利于和平发展的一切活动,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我们的态度和政策。

  (7)要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立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

  3、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的: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4)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文化生活

  (一)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人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

  (1)文化意义: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c、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2)经济意义:a、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b、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c、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d、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劳动者收入,保持社会稳定。e、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3、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资文化产业。

  (2)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

  (3)加强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学习借鉴优秀文化,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立文化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创新型文化企业,增强文化竞争力。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传统文化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要求: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3)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立足社会实践推进文化创新。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洋为中用。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坚持批判西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3)在对待外来文化上,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5、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2)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诱惑和侵蚀。

  (4)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走出去”的原因:

  (1)当今时代,文化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之中。

  (2)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3)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展示中国人民良好精神风貌和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

  (4)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促进与各国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交流的需要。

  7、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山东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建议:

  (1)立足社会实践,抓住新机遇,发挥山东文化的资源优势。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铸造山东文化新辉煌。

  (3)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让世界真正了解山东文化。

  (4)大力发展山东文化产业,打造有重要影响和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山东文化国际竞争力。

  8、教育的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9、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创新。

  重要性: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措施:

  a、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b、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坚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三)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1)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两岸关系良好发展的原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原因: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第四次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行大大促进了两岸文化和信息往来,增强了两岸人民认同感和归属感。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的,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喜好和共同的民族等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在任何时候都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2)重要性:a、有利于为两岸同胞双向投资床在宽松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b、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两岸优势互补。c、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繁荣,实现共赢,有利于满足两岸人民社会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

  3、为什么

  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a、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三精一魂”)b、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两个体现)

  必要性:a、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b、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力道路的需要。c、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措施:a、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e、我们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四)先进文化

  1、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问题:

  (1)国家:a、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b、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依法制裁取缔文化市场混乱现象和违法行文。c、大力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文化生产单位和大众传媒:a、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b、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切实履行文化传承的义务。c、创造优秀文化作品。

  (3)公民尤其青少年:a、提高辨别不良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有害信息,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b、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国举办“文明上网共建和谐”活动的原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净化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

  (1)原因:a、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举办文明上网共建和谐活动,有利于净化我国文化环境,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

  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使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c、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举办文明上网共建和谐活动,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网民思想道德水平。d、举办这一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这一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措施: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多层次、多样性和多方面的需求。b、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大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和腐朽文化的打击剔除力度。c、文化从业人员和单位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创建文明行业,要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传播优秀文化,营造良好文化环境。d、公民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同时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满足劳动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1)大力发展面向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满足劳动者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2)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立足实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4)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

  文化。

  (6)推进文化创新,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7)人民群众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5、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原因:a、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d、在文化相互激荡的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措施: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c、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d、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6、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4)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7、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1)原因:a、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措施:a、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b、通过自省自律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c、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以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要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d、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e、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8、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4)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实文化、腐朽文化仍然在通过各种渠道侵蚀人民的思想,败坏社会道德,越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越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9、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1)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3)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10、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体现。

  (3)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四有”公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全国各省市高考文综试题汇总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想了解更多高考文综网的资讯,请访问: 铁岭高考文综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1580276.html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
高校搜索
专业分数线
延伸阅读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重庆高考文综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重庆高考文综试卷及
2020-07-13
全国高考试题已经陆续出完,想知道考试试题的考生赶紧了解一下,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陕西高考文综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2020-07-13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新疆高考文综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新疆高考文综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07-13
了解高考试卷,能够帮助考生更好的掌握高考,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宁夏高考文综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宁夏高考文
2020-07-13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辽宁高考文综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辽宁高考文综试卷及
2020-07-13
高考政治经常会考到运动这个知识点,运动的规律以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希望大家好好复习!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运动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2018-11-23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哲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本义、任务和含义吧!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哲学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
2018-11-23
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记忆一下,这样在能在考试的时候更有把握!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9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1、毁绿补种”判决是生态
2018-11-15
本网站小编为你准备了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汇总,供你参考,希望你的学习越来越好。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更新。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汇总1、货币与财富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而不是财富本身。因此
2018-09-26
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还有哪些关于矛盾的知识点需要大家注意,请仔细查看下文:2019高考政治知识点:矛盾1、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