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王瑞杰9月26日在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上宣布,将投入更多资源协助124所中学(不包括自主、自治、直通车和专门学校)最迟在2017年推出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 Programme)和生活教育项目(Learning for Life Programme)。两个项目将与学校的核心学术课程及学生发展计划相辅相成,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最终目标是希望每一个邻里都有具备不同特色的学校,供家长和学生选择。媒体工作者彭明颖(32岁)的孪生女儿目前就读小学一年级,她指出:“若说要从有趣的活动中丰富学习体验、掌握生活技能,参加课外活动不也一样?这不就是课外活动最初的目的吗?再说,如果孩子因为住家距离和分数等因素报读某所学校,却发现自己对学校的特色项目没有兴趣,那会不会反而吃亏了?”她补充道,除非孩子在校内参与的这些课程项目能对日后升上高等学府有帮助,否则将不会成为她选学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家长对各校特色项目计划反应不一,行政人员邝慧娴(47岁)育有两名分别就读中四及小二的孩子。她认为,除非两个新项目也列为各校直接收生计划(DSA)的项目,不然新举措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她说:“以我小女儿为例,她很喜欢舞蹈,我也很想送她去艺术学院念书,但我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所以只希望她能凭DSA进入一所以舞蹈为专长项目的学校。我想如果各校的DSA项目选择更多,就有更多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特长升中学。”陈青贤(47岁,网络网主)则对这项新宣布充满期待,她以前为长女选中学时因为对各校的专长都不清楚,所以只依据学校的收生截分点来做选择。不过,她日后为小儿子选中学时就有多一个参照点。
殷丹博士:家长也应扮演积极角色。她说:“我觉得选学校最重要的是考虑住家与学校的距离还有孩子的兴趣。孩子如果能读他们喜欢的东西会事半功倍。像我的小儿子喜欢机械人,若附近有学校的应用学习项目和制作机器人有关,儿子又能考得进,我一定给他报读。”受访的国会议员则反映,要实现一个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愿景不能单靠学校的努力,家长也应该扮演积极角色。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殷丹博士是政府国会教育委员之一,她说:“例如拥有不同专业技能的家长可以到学校和学生分享他们在职场上如何学以致用,让学生更了解应用学习的重要。”政府国会教育委员会主席林谋泉则希望家长能以正面心态看待学校实施的各种深广计划,不要因为这些活动不是考试项目就觉得它们“浪费时间”。这名蒙巴登单选区议员说:“如果大家这么想,反而会违背教育部推出这些改革的初衷。”
教育改革须有社会配合,受访者一致欢迎普通源流生选科灵活性宣布相较于在学校推行特色项目所引起的分歧意见,普通源流生在选科上能享有更大灵活性的宣布,则受到受访议员和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肯定。教育部长王瑞杰前天在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上说,普通源流学生若在某个科目表现突出,可从中一开始选修相应科目的高级课程,以更适合自己的步伐学习个别科目。教育部将从明年起在12所中学试行这项计划。多名议员受访时都表示,这是很好的开始,希望最终能看到一个不分源流的中学制度。政府国会教育委员会主席、蒙巴登区议员林谋泉说,学生在小六会考有时不过是被某一个科目拉低了总分,就此被编入普通源流,对学生来说有点不公平。他说:“以前我们小学也有EM1和EM2等分流,现在仅进行科目分班(subject banding),希望有一天(中学)也能废除普通源流和普通工艺,不单以一种方式来给学生分类。”宏茂桥集选区议员殷丹博士受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期许。殷丹曾担任普通源流数学教师四年。她说:“我当年教书时,数学成绩优异的普通源流中三生已能选修快捷课程的数学。这些年来,这样的安排逐渐在各所中学开展,现在还被教育部“正式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说明无论任何源流,只要在某科目表现突出,都能获得深入学习的机会。”
向来热衷于教育与社会课题的摩绵—加冷集选区议员潘丽萍指出,虽然废除分流在执行上会有些困难,但我国要避免僵硬化一的教育方式,制度就必须做出调整。除了国会议员,教育工作者也都非常欢迎这项新宣布。德惠中学校长汪光鸿认为,这项调整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德惠中学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普通学术学生修读快捷课程的数学与母语,一些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也能选修普通学术源流的数学课程。
中一开始实行计划须考虑更周详。不过他指出,让学生从中一起就享有选科灵活性有好些细节要考虑,更不能单凭学生在小六会考的成绩去评断。他说:“从中三开始推行,学生早已适应中学生活,学校也有足够时间去了解学生的能力。从中一开始推行,在判断学生各科的能力时要考虑得更为周全,因此12所试验中学的经验很重要。”树群中学也同样为普通源流的中三生提供修读高级课程的灵活性。校长谢海翔受访时说:“一直以来,小学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之间存在一些落差,新举措有助衔接小学与中学教育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