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代表的不仅仅是美国梦,更是一个不断壮大的中国梦。
林杰来自中国东部的温州市,少年时期移居纽约。从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在康乃迪克州一个乡村小镇找了份工作,过上了舒服的日子。
现在他致力于帮助怀揣着同样梦想,渴望美国精英教育的其他中国人。
过去的十年,大陆学生重塑了美国大学机构的学生比例,尤其是常青藤名校联盟。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指出,2009-2010学年,中国留学生数量超过了传统的对美学生输出大国,如加拿大、印度和韩国,在全美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中遥遥领先。该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大陆学生在2010-2011学年数量已涨至723,000人,增幅高达 23%。
崛起的新一代富学生
林说,曾经中国学生出国是因为没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现在最好的学生也不留恋北大清华了,他们更想去美国读书。
他说,很多的中国人希望能够接受到帮助他们变得更独立、更有创造力的、高品质的教育。在他们眼中,世界顶尖的大学都在美国。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助理教授陈霜叶老师指出,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缔造了新一代的学生,那一代的赴美留学生主要依靠的是奖学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90年代中叶出现了第二代学生,他们要比前一代富有得多。陈说:“中国赴美留学生的增多主要是因为(大陆的)学生不再需要依靠奖学金出国了。”
寄宿学校早起的鸟
“影响中国学生赴美的因素在大学之前就起作用了,”林说,“从2005年起,中国赴美国私立高中留学的学生出现大幅增加。”
“中国家长将就读美国私立高中当做是敲开美国顶尖大学的叩门砖。“他说,”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更快乐的生活,而不是被那一次性高风险的高考蹉跎时光,是否通过高考是决定中国学生是否能进入大学的唯一因素。”
“大陆教育的目标就是应试。其他都是次要的。在中国高考就是一切的中心。但是美国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切都是以学生的利益为重的,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考上大学。”
林表示:“美国寄宿学校因利润和多样性的需要,很欢迎中国学生,但是于此同时在录取的时候,分寸还是相当难以把握。 ”林在康乃迪克的柴郡学院教书的时候,曾做过招生助手。
“一般来说,寄宿学校每个年级会录取4-5名任何外国国籍的学生,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最多达20%。” 林说:“ 4个年级每个年级学生100人,也就是说,其中最多可录取20个大陆学生,等于学生总数的5%。”
同样的,中国学生在其他常春藤学校国际学生中也占据了主要地位,包括耶鲁和普林斯顿。
波斯顿伊曼纽尔学院讲师、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专家瑞秋-鲁宾表示:“国际学生被看做是个整体,他们让学校更加的多元,学校因而真正地成为一个国际学府。”
“此外经济上来讲,录取国际学生对顶尖高校很有利,因为他们大多数可以全额支付学费。”她补充道。“因此,随着过去十年财政资助不断的削减,这样的学生也越来越得到偏爱。”
对美国大学录取国际学生的限制
尽管大陆学生占据了国际学生的大多数,但是就总体学生比例而言还是小部分,在本科阶段更是如此,大部分的国际学生是研究生。
据哈佛大学发言人凯文-盖尔文说,哈佛并不限制国际学生或对其有任何特殊照顾。所有的学生,不管国籍如何,上的是什么样的学校,一概平等考虑。
鲁宾说她并有发现本科阶段有什么明显的国际学生配额,但是将他们与其他的申请人分开来评估是很普遍的做法。据香港Appylvy留学咨询公司创始人苏珊-琼-马里奥表示,有些美国大学的目标是录取接近10%的国际学生,“这个比例取决于具体申请的情况,” 她还补充道。
把美国教育带到中国
既然美国的校园并不能完全的满足中国学生的需要,林觉得从高中开始,将美国教育待到中国是个很好的机会。
这个趋势已初见端倪,一些美国大学已开始设立可以授予学位的外国分支。明年九月,纽约大学将在其上海校区迎来第一批的本科生。
“相较于把中国的学生送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去读高中,我们希望能够把国际化的课程引入中国,这样他们就不用千里迢迢跑到美国去了。”林说。他还致力于帮助当地高中引入国际体系,除了传统的中文课程之外,还包括国际文凭课程和英国高中课程。
这些“中国版国际学校” 中的学生一般是本地中国人,受政府政策限制他们无法就读完全意义上的国际学校,这些学校一般是为外籍人员服务。
“我的梦想是看到中国的学生有机会和其他国籍的学生在同一所国际学校里上学,” 林说,“那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