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我就开始尝试创作。14岁上高一的时候,就在一些报纸上发表了散文,还在全国得了一些奖。在大学的时候,我是文学社的社长,还弄过一个文学杂志。写小说也尝试过,但是没有写完。在法国的这段经历,特别是前三年的经历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2002年,就读于山东财政学院金融系大四的姚中彬获得了去法国交流的机会。虽然毫无法语基础,虽然这条路会更辛 苦、更漫长,但姚中彬还是毅然来到了法国西部城市雷恩,在雷恩第一大学开始了旅法生活。提到初到法国的日子,姚中彬仍清楚地记得雷恩郊区的苹果种植场,因 为在那里有一段独特的打工经历。“老板性格很好,他鼓励我们一边工作一边享受,就是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吃他的苹果。有一次,他要犒劳一下大家,做了一个 很大的苹果派。当时那里环境不是那么好,在他养猪、养牛的地方,就会有那种味道,但是大家都还挺开心的。这段经历还是很美好的。而且每天早上工作的时候会 闻到苹果树的芳香,感觉还是非常好的。”
姚中彬说,去法国留学的时候,他就暗下决心,不再向家里要钱,要靠打工挣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在最初的三年,由于 语言水平较低和学业的压力,他每天都过得很辛苦,可以归结为“三部曲”——学习、打工、睡觉。为了生计,他曾经干过12个不同的工种,甚至连搬家工人都当 过。“实在是搬不动,而且从早到晚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在搬东西的时候,在楼梯里,手会蹭到墙壁,都蹭破了,(搬的东西)还老是掉下来。但是当时找不到工 作,只有干这种体力活。”
不服输、不放弃的性格使姚中彬挺过了这最初的三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迷失方向,也没有忘记自己来法国的目的。留学 的第四年,他离开了雷恩,选择了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尼斯,用姚中彬的话说,“因为地中海的天空真是蓝得让人心醉,无法形容”。在这里,他决心认真、系统地 学习法语,以便能在更好的学校深造。
前三年的忙碌打工让他有了一点积蓄,这一年他也有了一些闲暇时光,可以在地中海的阳光下发呆或者思考一些问题,而这 些思考变成了文字和故事。很快地,他完成了第一部小说《地中海左岸》,并在网络上发表。这部关注留学生情感问题的小说很快在留学生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反 响。而第二部小说《左岸右盼》关注同一群体,不过这回他选择了连载的方式。期间,姚中彬因为申请新的学校不得不中断创作。当他办好入学手续,重新坐在寓所 的电脑前,打开小说连载的页面时,发现居然有那么多人在等着他续写下去。带着感动和感激,他将故事继续写了下去。
其实地中海并不分左岸、右岸,塞纳河横穿而过的巴黎才有左岸、右岸。18世纪以来,塞纳河南岸,也就是左岸地区文人 和社会名流聚集,沙龙、咖啡馆更是成为他们经常聚会的场所。渐渐地塞纳河左岸成为了艺术和思想的“高地”。而在姚中彬心中,“左岸”一词则包含着许多细腻 的感情,感性而忧郁。“我觉得在法国左岸、右岸代表特别的意思。我写的这个故事是灰色调的,但是故事又发生在阳光明媚的地中海,就是一个看似阳光灿烂,看 似让人羡慕的状态里面也会有阴霾,所以叫《地中海左岸》,而且左岸比较有人文的感觉。第二个小说的故事也跟地中海两边有关,因为女主人公最后去了北非,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所以叫《左岸右盼》。”
接踵而至的第三部小说《巴黎地下铁》,姚中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更广大的群体——留法华人。在巴黎大区生活着数十万华 人,巴黎市内更是先后形成了十三区和美丽城这两个华人聚集区。和美丽城的寓意相反,这里的华人过着纠结、贫苦、混沌的生活。当姚中彬在巴黎地铁里和他们擦 身而过时,他禁不住对他们的身世产生了好奇。于是在课余时间,他经常走访这两个华人聚集区,他们的坎坷经历让他唏嘘不已,于是在完成《巴黎地下铁》时,他 在扉页上写到“谨以此书献给在异国他乡漂过和漂着的人”。
2008年从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研究学院获得国际贸易和管理学硕士后,他选择回国创业,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希 望将《巴黎地下铁》搬上大荧幕。记者最近在北京采访姚中彬时,他刚刚过了30岁生日。这段时间,他受中国法语联盟的邀请在十余座城市进行演讲,他的听众大 多是学生。这些学生中很多人即将奔赴法国,开始留学生活。姚中彬说,看着这些学生,就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我觉得留学只是一种经历吧。去留学当然会得到 很多东西,但当你离开自己的国家和城市的时候,你也会失去很多东西。而且在国外,你会忍受很多的孤单、孤独,觉得融不进去。不要把它想得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