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艺明(出国留学 wwww.liuxue86.com)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托福成绩109分。从过完春节开始,他就开始寻找各种SAT培训班备战,准备参加今年5月的SAT考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江艺明自信满满,认为没有任何问题,估分在2000分以上。
结果一上考场,他就傻眼了:题目和学过的完全不一样。成绩出来后,江艺明只考了1550分,与心仪学校的分数标准相差甚远。他只好重新报名10月份的考试,但是他已经错过了大学的EA(出国留学 wwww.liuxue86.com)时间。
与江艺明有相似经历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面对的问题很相似——盲目备考,换句话说,就是以为自己的词汇量不够,做题经验少,根本没有意识到阅读能力及知识点的欠缺在哪里;熟悉的问题可能又学习了一遍,而很多知识盲点却一次次放过。
近年来,随着本科留学的持续升温,各类国际学校、国际班、留学实验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SAT热也随之兴起。
每个报名SAT的家庭在备考方面的投入都不菲。近日,西奈山国际教育发布的《2013中国SAT白皮书》中提到,根据2013年上半年跨6个城市的小样本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学生SAT备考时间(出国留学 wwww.liuxue86.com)平均大约在350小时左右,平均花费(出国留学 wwww.liuxue86.com)大约在人民币2.2万元左右。
这份白皮书的分析显示,备考投入的金钱和时间65%都浪费在其实并不重要的准备工作中了。而SAT备考的浪费主要体现在:学生和家长甚至部分学校盲目备考,根本不了解学生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一提起来,就是词汇量不足,写作技巧欠缺等,缺少一个科学、量化的评估。
而这其中,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认识不足是造成盲目备考的主要原因。中国SAT行业资深专家、西奈山国际教育研究员吴雨浓认为,面对SAT,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以下困难——
首先,SAT是一项国际性测试,它的出题思路与国内高考、中考、平常测试完全不一样。这让许多身经百战的学生,习惯性地依仗平常的经验靠直觉备考,结果自然难以理想。
其次,SAT的测试原本是为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学生服务的。中国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英语只是语言课,更多用于沟通与交流。而SAT不会照顾语言学习的问题,测试的是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SAT重点考查的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美国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但在中国,学生从小到大一直面对的是标准化考试,思维的单一刻板,不但阻碍了学生在SAT上取得好成绩,更是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学长驱动型和教师驱动型。但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认知上是有缺陷的。对家长来说, 并没有参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只是从学生的抱怨和随意性交谈中得到片鳞只爪的印象,很难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对学校教师来说,则一般是面对全班学生,对学生个性的认识很难深入细致。尤其是SAT作为国际测试,对于很多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因此,学生在SAT上面临的挑战,教师也很难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
学术写作也是中国学生的难点与痛点。学术写作与批判性思维一脉相承。中国学生习惯了高考作文的写法,对学术写作几乎没有认知。背论点背论据背名人名言的那一套做法无法适应SAT的写作标准。
备考时间短。从上述来看,无论从语言学习,到批判性思维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中国学生备考没有那么从容。因为大部分学生日常还要完成国内课程的学业,只能用业余的时间来学习。即便是国际班学生,也常感时间不够用。根据调查,每个学生平均备考时间为350个小时,以每天3个小时计,基本上只是一个学期的全部课外时间的投入。相比美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的训练,中国学生投入的时间远远不够。
“盲目的备考让学生和家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是时间上的。”吴雨浓说。
在吴雨浓看来,面对SAT这样的国际性考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已经成为SAT教师和考生面对的最核心挑战。充分的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备考,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如何科学地、定量地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对中国教育分析技术的考验。(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