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共有40道题目,几乎占据了整个行测的三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该部分的理论知识点相对来说较好理解,从而也是我们在考试中的得分板块。那为什么还有众多的考生反映对言语把握好,做题做不对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还是对言语的题目在理解上有偏差。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部分题目大致分为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四大类。不考虑各类题型的题量,单从难易度来分析,最简单的为片段阅读,依次排列下去的为逻辑填空、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为什么这么说呢?片段阅读给我们的是一个完整的文段,仅仅要求我们能够读懂文段,逻辑填空和语句衔接给我们的是一个破碎的文段,我们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词或语句对文段进行填补,破碎的文段在阅读上给我们加大了难度,同时又要求我们对词汇有一定的积累,语句排序给我们的是混乱的文段,要我们进行重新整理,这对答题者各方面的语言敏感都有很高的要求。
针对言语部分题目如上的特点,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把握如下的思路:
1、对于文段的阅读要深入,从文意上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找逻辑标记词。这一点需要改变日常阅读习惯,多读正规议论文,同时多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如:
“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固然必须正视,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呢?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
在这个文段中,没有过多的逻辑标记词语,通过深入的思考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句首的“人类有很长的路要走”和“普通民众并非无可作为”的反问句其实对应的是句尾的“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这个时候我们就明确了,文段句首就在按时,人类这个群体和个人都有事可做,要做的就是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2、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应该有基础的了解,言语题目多以此为出题材料,基础的了解可以便于我们去更好的理解材料,如:
“著名学者齐美尔认为,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结构松散群体和开放社会对那种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产生有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立群体的互相依赖和这种社会内部冲突的交叉,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社会体系缝合起来”,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
这段文字是比较专业的与社会制度有关的材料,如果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该方面有些涉猎,那阅读起来的阻力就会减少很多。
3、在逻辑填空中对于词汇的把握很重要,同时对于语境的阅读理解也很重要,如:
吴越历史舞台的重心在哪里,多年以来一直是学者与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尽管古籍文献对此有所 ,但是 ,有的虽言之凿凿却只是演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论证 浮光掠影 B、涉及 穿凿附会
C、记载 语焉不详 D、描述 轻描淡写
这个题目文段论述的重心为第一句话,其意思为吴越历史舞台的重心目前还不清楚,后面一句是对其的论述,论述的部分包含两个小的转折关系,所以我们知道要通过“但是”后面的那个空来说明目前吴越历史舞台的重心还不清楚,那相比较四个词语只有“语焉不详”可以表示说的不清楚,从而支持了第一句的观点。
根据以上三点发现,对于言语部分的复习重点在于深度阅读,大部分考生在日常做题和考试中,选答案的目的性太强烈,从而降低了对文段的关注度,其实只要能够深入理解文段的意思,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思路,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所以对于言语来说,只有你愿意去理解它,它才会愿意被你理解。
公务员行测推荐: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