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交通专业的兴趣和对车的喜爱,一到便买了辆二手车,借助各种机会体验其交通设施、管理控制措施以及规划理念和人的交通行为特点,并有意无意的和北京的交通进行对比。期间利用调研、开会和旅行机会,开车跑过的地方包括德克萨斯、伊利诺伊、弗吉尼亚、马里兰、佛罗里达以及华盛顿特区。对这些地方的交通状态有些粗浅认识,借此机会将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不够系统、权当积累。这一年中也收集了交通生活中较丰富的照片、PPT等素材,相信将有助于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华盛顿特区
如果说休斯顿和芝加哥代表了美国大城市交通的两种极端状态的话,华盛顿特区应该说介于两者之间,公共交通相对发达(当然与北京比还是相差甚远),同时停车也比较困难.
例如在TRB开会酒店住宿,停车费每天也在35左右,但与芝加哥不同的是,在周围500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免费停车位。华盛顿的街道命名很有特点,也在美国颇具代表性。华盛顿街道布局也采用方格加放射性结构,以国会大厦作为各条街道编号的依据点。首先,以国会大厦为中心,以北国会街、东国会街和大草坪林荫大道为边界线,将全市划分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4个象限。
在国会大厦以西和以东,凡是南北走向的街道,都以阿拉伯数字命名,如第1街、第2街、第3街……在国会大厦以南和以北,只要是东西走向的街,都以英文字母排列顺序确定街名,如D街、E街、F街……而放射线路则以最先加入联邦的13州州名命名,如宾夕法尼亚大街、康涅狄格大街等。在其放射线上,我发现了其他地方不常见的可转向车道:道路中间的一条(或多条)车道为共享车道,在上午进城方向车流大时,该车道为服务于进城车流,下午相反,有些类似于HOV车道的进入控制。车道在每个交叉口或数百米便有信号灯指示该车道现在的运行方向。华盛顿的地铁系统现在有5条线,分别用不同颜色标记,国会、白宫、独立大街和宪法大街等观光重点区域均可覆盖到,共有86个车站及171公里长的轨道线路。
与北京相比,华盛顿的地铁站看起来相对空旷甚至简陋,光线昏暗,隧道深度很深,给人一种“冷战”时代遗留物的感觉。值得一说的是,地铁站的电子显示,简单却非常实用:线路名、车厢数、开行方向、等待时间。
去华盛顿参加TRB年会,机场一定要选里根国际机场(DCA),因为有地铁直接到TRB会场和酒店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