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针对2013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为大家整理出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热点、模拟试题及申论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在此祝大家顺利通过国考,早日成“公”。
【背景链接】
葱油饼、烤串、韭菜饺子……这些在封闭空间内难免让人不悦的食物或将告别上海地铁。9月22日据报道,近日提交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首次将“车厢内饮食”与吸烟、随地吐痰、便溺等行为一同列入禁止行为。违反者将“由轨交企业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是否立法禁地铁进食 ,这恐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地铁内进食,有诸多的坏处:清扫困难;影响到他人等等。而不禁止地铁内进食,则可以说是考虑到一些上班族。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地铁内进食,绝不是好的文明习惯,相反,这是一种陋习。事实上,有些地方立法禁止地铁进食,比如香港;有些地方却没有这方面的禁止规定。比如是英国、德国,均不禁止地铁内的饮食。
一方面,地铁禁食可以让文明“提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通勤距离长,上班时间赶,这也是上班族着急忙慌买早点在地铁里“赶工”的现实原因,对这些公众也都理解。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也正是同样的原因,我们才更加需要清洁干净文明的乘车环境。同时地铁也是快速的即时的通勤工具,要发掘这种工具的最大能量和承载力,无疑需要每个市民都养成良好的习惯,来配合法律法规的实施。地铁全面禁食能够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举止,提高文明公德意识。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全面禁食就能营造出一个文明洁净的舒适环境,最后受益的还是每个乘客自己。
另一方面,地铁禁食不宜一刀切。一是虽然多数市民赞成地铁禁食,但不代表就同意处罚。例如,对乘客吃一块巧克力、一块饼干、一颗糖果的行为,会有多少人同意处罚呢?更重要的是,那些不同意的少数市民意见,更值得立法者认真对待。某种程度上,立法能否考虑到少数派意见,能否顾及少数派的选择权利,成为善法的重要标准。如果只是在票决制中寻求“最大民意公约数”,让“少数派声音”湮没在民意的共识之中,这种“大而化之”的立法往往丧失精密化追求,使得法律在应对生活特例时呆板僵化。例如,对一些低血糖患者,长时间乘坐地铁不吃东西可能就会带来问题,了解这些特殊情况则需好好倾听少数派意见,通过更加多元化而非一刀切的精细立法,尽量关照到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特例,为具体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安排好制度通道。
[启示]
在一个日益迈向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中,通过立法形式来禁止地铁进食等行为的确不乏些许的尴尬与无奈。但是,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约束手段,此举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符合大多数乘客的利益需要和价值诉求,能够倒逼地铁进食者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道德自觉和文明自觉。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现代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日趋频繁,地铁进食与“地铁禁食”不过是最为生活化的一种表现。面对这个宏大的社会历史课题,最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时间就像一支开弓之箭,是单向递进、不可逆的,每个人都必须有所节制、有所担当,至少应该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毕竟我们既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受益者,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推动者、创造者。
[措施]
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其一,可以先出台一个倡导性规范。对乘客的行为予以规范,对于违反者,地铁管理者可以劝导,劝导无效的,自然会因“触犯众怒”而遭到谴责,行为人将会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付出代价。这样的方式也许比强制罚款更能让人接受,效果会更好。同时注意政策的渐进性非常必要,不妨先在车厢内张贴文明禁食的标识,加上媒体的广泛宣传和正面引导,缓解管理方和乘客之间的矛盾,让禁令得以柔性执行。
其二,对地铁车厢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改造。列车内有厕所与餐厅,地铁车厢虽不能完全参照,但起码可以设计出一个规模稍小的空间,专门用于乘客吃那些油腻、辛辣的食物,用于少数乘客跑肚拉稀时应急,哪怕在车厢内圈起一个角落供一个人使用即可。
其三,从完善市民吃早餐的软硬件入手。所谓硬件就是要给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卫生的吃早餐场所,收编马路游击队,多扶持建设一批正规的餐饮点,让人有坐下吃饭的信心和欲望。而软件就是推广早餐文化,从早餐中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底蕴。只有当市民将吃早餐作为一种休闲和享受,他们才会不拿早餐当快餐,不将早餐带到车厢内随意打发。如果只谈“禁食”,却忽视市民早起的“进食”难题,不仅少了人性化,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推荐访问: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推荐访问: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