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独家整理出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以及行测预测题,网站内容时时更新,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公务员成为备受青睐的岗位。并以收入高、待遇好、体面、稳定等诸多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吸引一场“公考热”。那么如何在逾百万的考生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呢?科学备考、高效复习,是永恒的话题。何谓科学备考、高效复习呢?即从大量题目中总结共性,举一反三地研究解题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体会出题者意图。因为出题者的出题方向和思路是有一定特点的,在出题者的一个考察点下,会衍生出多道题目。而这些题目,显然会有共通的答案导向。比如时政热点之“人本思想”就在多年国考、联考真题中出现过,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1.(2009年春联)与相声在传媒中的冷清相比,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火爆与人气,颇耐人寻味。在民众中诞生和成长的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这种回归,如果没有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与切磋,失去了舞台的实践和锤炼,没有观众心领神会的捧腹大笑和心心相印的理解沟通,是不会达到的。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生活实践是相声创作的源泉
B.传统的相声表演形式亟须改变
C.回归观众是相声俱乐部火爆的原因
D.相声只有重返民间舞台才能重获新生
【真题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通读材料,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相声表演与民众的关系,“在民众中诞生和成长的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是文段的主旨句。D项准确地反映了文段的主旨。A项中的“生活实践”、“相声创作”和B项中“传统的相声表演形式”均未提及。选项C明显以偏概全,偏颇了“回到群众,回归生活”的并列结构。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2.(2010年国考)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他和別人对话的方法与其间隐含的辨证逻辑,也不只是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方式。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种书面的研究,还是一种过日子的办法。只不过我们后來都忘了这点,把它变成远离日常的艰深游戏。当年在大学上关子尹先生的课时,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们,即便是很多人眼中的蛋头学者康德,也不忘区分“学院意义的哲学”和“入世意义的哲学”,并且以后者为尊。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哲学源于生活,应服务于人民
B.如今的哲学发展偏离了它的本质
C.康德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一脉相承
D.当代人们对哲学的诠释方式发生了改变
【真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要在概括原文基础上做合理引申。苏格拉底和康德的例子要证明的是哲学的本质非“学院意义”,而是“入世意义”,即要落脚在“生活”和“人民”上。而第四句指出目前哲学的弊端是脱离生活,由之可以推论出应当对哲学纠偏,使其服务于民众,A项正确。其他选项均属以偏概全。
3.(2011年秋联)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群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真题解析】这是一道结语推断题。文段主要说明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是在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对于此类题型,其提示信息点几乎都隐含在文段结尾中。文段最后一句说受众的趣味不断变。
通过上面三道真题,大家可以看到出题者连续三年在国联考中展现了同一个考察点。其出题意图遵循了通一个理念,即无论是娱乐方式相声、电视节目、还是高深学科哲学,都答案都要接地气,从生活出发、以人为本。类似的命题方向和答案导向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摸索,加深体会,培养公务员解题“语感”。
推荐访问: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预测题汇总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