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公园是2000年市委、市政府推拟办的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39件实事中的一项重大美化工程。1999年初春动工,2000年仲夏告竣。总面积为12公顷,投资1.4亿元。
该园以千年辽塔为中心制高点,以大广济寺古建筑群为借景,建设中坚持体现锦州古城历史文脉和现代园林风光理念相结合的特点,使之成为富有辽西区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闲场所。
该完以植物造园为主,建筑造园为辅,地势高下间,环境曲径通幽,全园共分六个主要功能区。其中:
(1)文物游览区。该区以辽代清宁九年即公元611年修建的全国最古最大的广济寺和清代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始建的辽宁最大的天后宫等宗教古典建筑群为借景,为游人开辟展示锦州历的民族宗教 文化场所。
(2)老年活动区。该区以符合老年人活动游憩物景观要素候后座面积为740平方米的茶室,内置 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欣赏与游艺项目,为老年人制造红红火火的夕阳生活。
(3)观赏植物区。该区除栽置百种以上大量珍贵树木格式化卉与地方植被外,还修建一座面积为750平方米的观赏温室和一组面积为165平方米的暖廊。
(4)安静休息区。该区以雅俗赏的建园特色为游人开辟一处散步休息的好地方。除蜿蜒的甬路与美丽的花坛外,特建面积为125平方米的休息廊一组,为广大游人准备了一处休息纳凉的美丽憩息地。
(5)儿童活动区。该区以浪漫的建园手法设计建筑一组橡塑地板砖,儿童卡通墙和一座金木水火土五行广场,同时设置五组儿童游乐器械,足可称为一处少年儿童嬉戏与开发儿童智力的好地方。
(6)石林观赏区。该区以辽西地域的特产木化石为主要原料,用多种造型手法,堆栽成一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石林风景点,可让游人在古朴典雅中得到扑朔迷离的享受。
总之,该园存千年文化积淀,挟辽沈决战雄风;塞北风光,江南秀色融为一体,隋寺辽塔,碧瓦云墙相汇相映;实为辽西地区的一座饱含文化品位和游览功能的人文景观。
古塔历史文化公园的园林设计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精华,运用了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手法,借鉴了欧美园林的成功经验,充分表达了时代特点和辽西地方特色。
千年古塔与现代园林合为一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以其特有的园林风格而成为锦州以至辽宁省的又一个旅游名胜,特别是其中的木化石林,非常独特。
木化石林坐落在该公园北部,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200多株木化石耸立形成木化石林景观。它是继深圳木化石林后世界上第二座迁地保存的木化石林。这些木化石产于义县及辽西地区,形成于1.5亿年前。当时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古代森林瞬间被泥沙或火山熔岩所掩埋,在漫长的岁月中,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渐为二氧化硅所取代,所以木化石又称硅化木,是石化了的树干化石。由于这一过程需要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壳运动,所以木化石林景观在世界上极为珍贵和罕见。
大广济寺及锦州辽塔
大广济寺又名大佛寺,在古塔区旧城内北街,寺内明碑谓建于辽代,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后多次重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又遭火焚,清道光六年(1826)开始重修,道光九年(1829)竣工。全寺建筑布局紧凑,平面呈长方形,有佛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筑是佛殿(今佛已不存),为大木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进深5间,檐柱及额枋上都有精美雕饰。寺东有昭忠祠,于光绪二十四年为缅怀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寺西有天后宫,建于雍正王年。现在的大殿约于同治年间。正殿7间,硬山式额枋上有彩绘木刻,二十四孝图,雕刻生动细腻。前院有东、西廊房14间,山门左右是碑亭。解放后,都已修饰一新,现为锦州市博物馆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州辽塔座落在大广济寺前。据明嘉靖碑文(宣大巡抚文贵撰)载:金代的中靖大夫高琏曾写过《塔记》说,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507年),是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是砖实心密檐式,现高57米。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胁侍,三个宝盖和两位飞天。飞天翱翔于上,大佛端坐龛中,胁待肃立龛旁。塔檐共十三层,每层各角原来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缀铜铃,现多已脱落,仅西北角还剩11根。塔顶早在永乐年间被明军用炮打落。塔上砖雕的梁、柱、斗拱和花饰等也多半脱落。
延伸阅读:
导游词功能
1.引导游客鉴赏
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2.传播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3.陶冶游客情操
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