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建成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建成了…… 2008年6月1日,随着42场“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全部圆满落幕,中国人正从容地向世界兑现自己的奥运承诺。
在一个个建筑奇迹与出色的赛会之外,还有一份礼仪文明的考卷摆在国人面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将会以怎样的表现践履人文奥运的理念和口号?
礼仪,一道特殊的奥运考题
5月7日,奥运圣火见证了广州的热情,数十万市民涌上街头护送“祥云”。但圣火传递结束后,人们却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一些因激动而忘形的市民攀爬大树、踩踏苗木、掀翻围栏、乱扔垃圾,甚至有人将手中的小国旗现场随意丢弃。
5月22日的“鸟巢测试赛”,让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尴尬不已:“来了很多观众,一半是看‘鸟巢’,一半是看刘翔。刘翔退场,比赛还没结束,人却走得差不多了。”这位昔日奥运冠军对奥运期间中国观众能否展示大国风范心存忧虑。
尴尬不仅仅与体育相关。自去年9月首演以来,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一直为部分观众观看演出时的“失礼”而头痛。“主要问题是乱拍照、乱鼓掌和随意走动。”邓一江说。今年2月,一家英国著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铜管五重奏,就因观众在台下随意拍照,出现乐团幕间罢演风波。“这既是对演员不尊重,更是对其知识产权和肖像权的侵犯。”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已经被确定为奥运文化活动场所之一,在4月至9月奥运演出季中,来自国外演出团体的节目比例高达48%,这意味着“国外观众的比例大大提高,我国观众的一举一动,直接体现中国人的文明程度”。
马路上,一些行人无视红绿灯,不走斑马线,一些司机不懂礼让,超车加塞司空见惯;社区里,一些居民不重视他人的感受,蹲踩公共座椅,大声喧闹,不尊重他人的休息权利……生活中种种“失礼”行为,正在影响世人对北京奥运文明的预期。
失范,源自公民意识集体缺失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的‘礼仪之邦’绝非徒有虚名”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中心主任金元浦教授说。
从《周礼》到《礼记》,在中国文化里,“礼”博大精深,几乎无所不包。历史上,中华礼仪一度“出口”至日韩等邻国,并在其礼仪文明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曾经的礼仪“输出国”,如今却面临礼仪不断衰落甚至断层的危险。
今年年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梦溪在谈及中国礼仪现状时忧心忡忡:“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已经没有了承继民族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 现在,国内的一些礼仪教材几乎都是照搬照拿西方商务礼仪,比如怎么穿西装打领带,哪只手拿刀、哪只手拿叉等等。
自周公“制礼作乐”始,中国冠“礼仪之邦”美誉久矣。可是,当奥运的脚步日益临近,五千年的文明史却未能化解国人对于自身“礼仪危机”的深深焦虑。
“我们在打破旧的封建社会时对于礼教的矫枉过正,可能是国人‘失礼’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元浦认为,很多合理的、合乎人们朴素理念的礼仪观念也在历史上被“革去了性命”。另外,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任务是解决吃饭问题、生存问题,忽视了对自身礼仪体系的建设。“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中国一直缺乏公民社会的构建,我们的国民缺少现代公民意识,内心缺乏对人的尊重,没有意识到遵守公共规范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金元浦说,“公民社会中的权利、义务、责任衍生出的公民意识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包括礼仪文明在内的社会法则。没有公民社会就谈不上会有公民意识的萌发和自觉。”
尊重,架起中华礼仪接轨国际的桥梁
不久前,一位常驻澳门的记者在博客中发文《国家大剧院真有点消受不起》,对一些观众的“不雅行为”提出批评,在引来28万点击量的同时也引来了网民对观演礼仪“向东看,还是向西看”的热议;一位企业老总在博客中对国内舞会礼仪提出种种批评,也换来了网民“我们为什么要接受西方礼仪”的激烈辩驳。
据考证,“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现代社会“礼仪”一词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其内容包括行礼仪式、礼节及仪式、风俗规定的仪式、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次序、道德规范等等。
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如何在国际标准礼仪和传统礼仪中选择扬弃,进而发展出一套既能和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国礼仪标准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中国爱乐乐团演出主管庄玉明认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各国其实都有自己不同的礼仪标准,但却共同遵守着国际社会公认的或约定俗成的礼仪准则。这种国际化对于本土化冲撞带来的阵痛各国都有,只是我们的传统背景更深,带来的思想冲击也更大。”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增多,中外日常人际交往也日益频繁,然而中西交往的方式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嘘寒问暖,对于询问关于年龄、职业、婚姻等问题认为很正常,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则是涉及个人隐私,不能直接询问。又如,西方人喜欢频繁致谢,中国人则会认为过分见外;中国人习惯谦虚客套,西方人则会理解为不诚实,诸如此类。
“不同的礼仪标准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内涵是相通的——都是对人的尊重。”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公司培训师周季平以观演礼仪为例解释:中国传统礼节往往是外在的、热情奔放的,比如欣赏相声时的哄堂大笑、观看京剧时的起哄叫好;西方礼节往往是内敛的,侧重于内心的倾听和情感的交流,如欣赏音乐会时的沉浸,面对艺术品时的深思。方式的不同并不能掩盖其发自内心地对演出和表演者的尊重、喜爱、赞赏上的共通,礼仪外在形式的区别并不能割断人性人情的交流和传递。
北京奥组委官方推出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则将礼仪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八项:宽容、敬人、自律、遵守、适度、真诚、从俗与平等。“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这些原则都是‘礼仪’二字的核心内涵。”一位专家在采访中谈到。
金元浦认为,在奥运这个大背景下,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礼仪规范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国际公认的或约定俗成的礼仪准则,我们一定要遵守;其二,中国情景之下的场合要使用我们自己的礼仪,例如中国式的接待;其三,了解一些国家特定的礼仪,这是出于东道主的宽容、豁达、包容。不过,“在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大场合还是要以中国特色的礼仪为主。” 金元浦强调。“此次奥运会发奖程序按国际准则进行,礼仪小姐穿的则是中国服装,奖品金镶玉有中国特色。”
重建,兴“后奥运”时代的礼仪之邦
“礼仪差距源于礼仪教育的差距。” 北京市一名专门从事德育及礼仪教育的中学教师认为。
虽然近年来,国内礼仪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模式化的套用、应试的教学方法,礼仪刻意条令化、缺少实际指导等问题依然突出。“礼仪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还极其有限。”
奥运的到来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五千年。”北京奥运,给了中国向世界自我展示的机会。无论是广泛开展的“迎奥运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还是国家大力推行的和谐社会理念,无不反映了崇“礼”风尚的复苏。
据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文明观众、拉拉队工作组负责人李伟介绍,奥组委把文明宣教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利用包括宣传片、宣传册、海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向预观赛人群和全社会的群众宣传观赛规则和文明礼仪。日前,一套“加油助威标准手势”经由媒体推向全社会,被网民亲切称为“2008中国第一手势”。
作为北京奥运比赛训练场地之一,北京市第八中学有意识加强了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该校德育处一位老师介绍,仅这学期就开展了文明迎奥运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我看校园不文明现象图片展”、奥运礼仪系列讲座等活动。
强调礼仪文明,显然不仅仅是奥运会这16天的“面子”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防止奥运会之后故态复萌。”多名学者在受访中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奥运会期间,集中显化的只是一种观众观赛观演的文明。”李伟介绍说,“而我们希望能以奥运为契机,以文明观赛为入手点,促进礼仪教育,改变我们现场观众的不良习惯,潜移默化地教育青少年学生,并通过奥运会的辐射影响全社会人群的文明礼仪意识,从而让奥运真正在中国留下一些东西,将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礼仪文明复兴向前推进一步,让我们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声名响彻世界。”
“我们要把围绕奥运会所做的一切作为遗产延续下去,尤其是其中比较好的要通过典仪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金元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