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哈佛大学建立了以学生评价为基础的课程评价指南,供学生选修课程。1975年起,校方出版了厚厚的“大部头”纸质评价,它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被系统地汇编发行。2005年,课程评价指南转为了在线反馈系统。翌年,哈佛学院与文理研究生院决定连通它们的评选课系统。可以说,90年来,《Q指南》坚持教师和课程对学生的可问责性、鼓励学生反思所学课程价值的实践,都是对大学健康发展的必须手段。
学生人手一本《Q指南》
每学期从数百种可能性中筛出4、5个填补进选课名单里,这是相当令人望而生畏的。
一般而言,学生考完前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就会根据下学期的学业要求和个人兴趣,到网上浏览各个院系的供选课程名单,花上数小时去阅读课程描述,再在数小时里琢磨可以“血拼”哪些课程。
每逢开学的第一周,哈佛都允许在提交学习卡之前随心所欲地坐进任何一个或无数个课堂。学生们通常会“逛”10门课,有时为了“赶场”,还会在一节课的中间溜掉,再钻进另一间同时上课的教室。学生们可以跟朋友们一起对课程品头论足,可以亲身验证一门课究竟像不像选课目录里描述“吹捧”的那样,是个妙不可言的“传奇”。
在涉足课堂之前,学生们事先研究一本课程评价《Q指南》。在指南中,有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有从多个维度考量的课程难度,连“娱乐性”也赫然在列。课程评价的评分数值范围为1-5,其中,1最低,5最高,也采用百分比来表示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偏爱。
许多学生将《Q指南》作为选课的重要信息来源:有的想知道作业多不多;有的想知道教授讲得有没有趣;有的想知道老师会不会对学生给予个体关注;还有的只想知道担任助教的研究生是不是真的会讲英语。
课程学生推荐度是一项重要指标,小班课程尤其如此。因为小班课程通常由教授或高水平的非终身教职老师担纲,因此看授课教师是否获得学生们的青睐特别重要。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从讲授是否条理清楚,是否“亲切”,以及课程的知识性等方面来进行。
另外,《Q指南》还有课程内容和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科目阅读量等。
背景不同评价不一
《Q指南》可以通过改进课程内容来回应学生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授课教师“下课”,而是让调整和反馈构成一个自然循环。2012年春季,一半以上的授课教师在评价发布的24小时内浏览了学生反馈。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和课程反馈很上心。有些某年被贴上“简单”标签的课程,下一年确实有了加大难度的打算,因为教师们也在看《Q指南》,他们当然不想自己的课被认为是可以蒙混过关的。
当然,《Q指南》确实在教师评估上有误导。评价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会造成评价不同:一些人认为一门经济学课程难,是因为自己没有相关的学术背景;而其他人也许发现同一门课学起来游刃有余,是因为他们之前修过经济类的课程。
误导偏差在所难免
《Q指南》的评价过程也有偏差。按照现行办法,哈佛学生可以从期末考试前一周开始评课,如果一次搞不定,自动化系统便会存储已完成的部分,直到期末考试后他们能没压力地完成整个评估。一些教师坚信,课后几周时的看法是有偏差的,此时的评价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学生从课程中所得的收获。例如,如果学生觉得一门课很难,即便他期末考试过关了,但由于课评时间是在拿到成绩之前,那么他也很可能将这门课评价为“太难”。而假使是在一年以后,他再回头来看,想起自己期末考试得分其实还挺高,也很感激这门课为后来的进阶课程做了很好的准备,那他的评价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教师们被一些包括《Q指南》在内的教学标准框了起来,其中一些由于担心学生反馈给自己带来压力,而向不合乎课程内容或课程本质的学生呼声让步。有人将此视作教学与课程独立性的丧失,并认为非终身教职的教师可能害怕负面评价影响他们在哈佛的前途。(出国留学 w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