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张凯2月11日纽约报道:西方情人节(2月14日)临近,应节的心型巧克力、饰品和玫瑰、百合等已在商店、街头热卖(见上图,张凯摄),但法拉盛社区的不少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却往往只能过一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引发社区人士的思考和讨论。
结婚已约30年的法拉盛居民朱先生夫妻情深,是朋友眼中夫妻感情的典范。朱先生说,婚姻双方的结合与感情维系需要共同的理念、相互欣赏和包容心,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充分的了解与信任之上。朱先生认为,法拉盛社区工薪阶层的工作压力大,社交生活和空间相当有限,部分休闲方式不够健康(如经常性地沉迷赌场,打麻将“小赌怡情”等),这样的生活状态不利于建立走向婚姻的男女关系,但这种状态在法拉盛的不少新移民中相当普遍。
对中美两国青年婚姻多有关注的法拉盛居民李女士认为,经济考量、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等给年轻工薪一族造成了走入婚姻的困扰,以致造成了较多的适婚青年单身和搭伙同居的现象。李女士说,年轻一代多较老一辈华人更加现实,物质条件不是太优越的青年男女的婚姻之路越来越不易。李女士认为,传统华人将二十五、六岁已经视为大龄青年,但是如今这个岁数的华人男青年大都没有结婚。她说,在法拉盛,这一年龄段的男青年大都处于事业起步阶段,艰难打拼,多半难得时间陪伴家人,而且收入偏低,也无法供养房子等;20岁出头的女青年则并未急于走进婚姻,选择标准也较高,但当她们错过最佳婚龄后则进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年轻男子不容易找到,条件优越的男人会考虑更年轻的女子,但她们对条件一般的年长男子又不愿意嫁。她希望年轻男女珍视眼前人,抱持同舟共济的理念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