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语热潮在全球的澎湃汹涌,海外对汉语师资出现了“爆炸性”的需求。培养汉语的海外师资于是成为我国语言教育的当务之急。顺应这一趋势,“对外汉语专业”在全国高校兴盛开来,各地学校以开办这一专业为重要任务,学生以考进这一专业为个人荣耀。
“汉语热”下学生汉语水平与能力现状
对外汉语吃香,似乎带来了汉语课程的生机。这让从事汉语教育的老师有了枯木逢春的感觉。汉语的学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当红”课程,学生的学习态度,也给予了汉语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努力。但是,审视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与能力,却不由得又让人平添几分担忧。以笔者目前所在的学校及其对外汉语专业为例,这些学生外语响当当,汉语的理论知识与语音技能却底气匮乏:
语音技能与普通话水平偏低。进入大一,不少学生首先犯难的不是英语的四六过级,而是汉语普通话测试如何达级。从近年测试效果来看,学生的这些担忧不无道理,总体水平不甚乐观。即便在普通话培训课程之后,大部分仍停留在中低等级别,高等级甚少,在未来对外汉语师资的竞争上,并无语音优势可言。
比之语音面貌与普通话的不足,学生对汉语语法的欠缺与“误识”,则是更大的隐忧。由于汉语理论知识的“先天不足”,学生对汉语许多问题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对应英语的基础之上。尤为突出的如词类问题,比如考查学生“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两个短语中的“努力”与“刻苦”是什么词性,在学语法之前,通常是一边倒地回答“副词”,因为英语里是这样的。而根本不知道在汉语里,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如此语言偏误在我们的母语教学中,屡屡频现,从词类到句法,几乎是系统性的!
在我们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所做的“母语学习问卷调查”中,选择汉语语法复杂难懂的人数比例高达65.78%,加上语音选项的26.20%,两项占据总人数的91.98%,语音和语法问题无疑成为了学生学习母语的难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