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专业选择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决定之一,重要性可以和选择婚姻对象比拟。会影响到一个人终身幸福。因此需要大思路、谨慎把握。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专业呢?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往往帮助孩子选择专业,这实际上是越俎代庖。如果专业选择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出于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就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这样的专业。以后学习起来也会心灰意冷,半心半意,甚至改弦更张。笔者就有这样的经历,高考报志愿时为了进名校,班主任做主填报了一个冷门的理科专业。进大学后怎样也培养不起专业思想,做不到干一行,爱一行。大学毕业后还工作了几年,最后还是改了专业。
我们的学校也不重视对孩子进行专业选择和就业教育。学校整年只是学习那些分门别类的文化理论课,而完全不去教育和介绍社会各行各业的实际。其结果是,很多学生对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甚了然,因此只能听任大人的意见。而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大人最看重的是学生能够考得高分,进入名校。有了这样的结果,家长和学校都光彩万分。至于孩子进什么专业,都被视为次要的。很多时候如果分数不是很高,还只能服从分配。
在专业选择的问题上,一些家长更多的是考虑时下所谓热门的专业。比如金融、会计、国际贸易、法律等等。但当孩子毕业时,这些行业的就业可能都已经接近饱和,很困难了。可见,追赶潮流也不是可取的态度。
以上谈的都是在国内上大学选择专业的问题。对于到国外留学选择专业,就更是增加层层困难了。首先,我们到国外留学总是要考虑接受国内所不具备的优质教育。否则,耗时费力,劳民伤财,就事倍功半了。因此,就要考虑你所倾向的国外大学,它在这些专业方面的水平如何?是不是比国内强?我们不能说,发达国家大学所有专业,都比中国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我们不能要学中文、中医中药,也到外国去学习,这会显得荒唐,但确有不少这样的事发生。一般来说,西方发达国家比起中国来,最显着的优势就是科技发达,市场经济发达,政府和社会管理水平更高。因此在理工、经济、商业和管理等学科领域,我们可以考虑选择在这些专业方面实力强的国外学校。
其次是要考虑孩子的职业性向。这在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理论中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研究和量表。例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该研究按照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将人分为六类: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E)和常规型(C)。这六种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每种类型的人对相应职业类型感兴趣,人格特征和职业需求应当进行合理搭配。
胡适先生当年到美国留学,开始时听家人的意见选择了到康奈尔大学读农学。后来他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是哲学,因此就改到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着名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成为着名学者。他曾经说,许多人都以为选择专业应当适应社会需要。但社会需要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出状元。因此,选择专业和未来职业时,还是应当立足于个人的条件,个人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成才。有位名人曾夸张地说过:如果人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么,人生就是天堂。兴趣对人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达,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在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时,更多考虑个性天赋特征等条件和兴趣,而不仅从谋生手段、收入水平高低等职业外在的特征方面去考虑。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人认为激情(Passion)是做好工作最为重要的因素。认为享受工作是最重要的。
我们家长在指导孩子选择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时,决不要只是以是否好就业、工资是否高为最重要依据。而应当立足孩子个性特长和条件,和孩子一起讨论,帮助孩子逐渐找到适合他自己和他所感兴趣的专业,为孩子毕生幸福奠定最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