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戎可欣
◎学校:南京市外国语学校
◎年龄:17岁
◎爱好:读书、音乐
◎曾获主要奖项:
2009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
2008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2007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
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
2009年“冯茹尔杯”江苏省高中化学竞赛一等奖
2010年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优秀团干部
2009-2010年AMC12(美国数学竞赛)优异奖(CertificateofDistinction);获得参加USAMO(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资格
戎可欣:用编程“消灭”生活中的难题
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申请试题中,有一题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的热爱。这对于爱好数学、编程及化学的戎可欣来说很“合口味”,她将自己学习中的小故事串联成了完美答卷。“长大后对编程的热爱,其实与小时候爱找规律、爱联想有很大关系。”戎可欣告诉记者,自己4年级时就会背圆周率中小数点后200多位,而且是用“故事联想法”代替了死记硬背。“当时我就把小数点后每两个数字连成一组记忆,每两个数字取一个名词作为替代,比如14就是‘医生’,15就是‘衣服’,然后再用动词、形容词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故事。”戎可欣说,久而久之,她能完整顺畅地背到小数点后200多位。在联想和规律中尝到了“甜头”的她,小学5年级开始正式学习编程。从最初的敲几个编程解决小学奥数的难题,到高中用编程建构的网站被大学教授“相中”,戎可欣笑称编程为她“消灭”了生活中不少的难题。在高二阶段,她的一位朋友接到一个棘手的任务,需要在几天时间内将6000封论文邮件的发件人整理成表格。“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点开一封邮件找到发件人资料后复制粘贴,这样一封封开关邮件的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很难在几天内完成。”戎可欣说,最终她设计了一个程序大大缩短了统计中繁琐的步骤,原本需要几个人分工1、2天时间完成的任务,她独自用了一晚时间就全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