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采取军事行动时,法国大多是拖大家的后腿,百般不情愿,千呼万唤始出来。
但这次法国是急先锋,但与其说法国是急先锋,不如说法国总统萨科齐是急先锋。萨科齐找到了当美国总统的感觉。英国人看不惯了,觉得萨科齐简直是一个愤青,说“愤恨是他的主旋律。”
萨科齐怎么会是愤青呢?按英国人的说法,萨科齐个矮、人丑,又不是法国名校毕业的,所以有自卑心理。萨科齐娶了一位 如花似玉的国际超级明星,但此女水性杨花,迟早是要给萨科齐戴绿帽子的,而且据传她已经给萨科齐戴了绿帽子。所以,第一夫人又增加了萨科齐的自卑心。而自 卑心一重,就比较会胡来,在其他方面找回感觉。
英国媒体还查了萨科齐的三代,发现他父亲是匈牙利的移民,母亲希腊犹太人的后代。西方也有成分论的问题。犹太人有为自己是犹太人而感到骄傲的,也有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犹太血统的。
希特勒被人怀疑有八分之一的犹太血统,但他从来不提及此事。美国金融机构贝莱德(BlackRock)的负责人拉 里·芬克(LarryFink)是犹太人,但他保密工作做得好,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犹太人。更何况,这次法国是对一个阿拉伯国家用兵,法国总统的犹太人背景 比较敏感;自以色列成立以来,阿拉伯与犹太人成了宿仇。
利比亚之战,法国和英国是双雄会,共同采取军事行动,本该精诚团结,通力合作才是。英国人阴损盟友,主要是因为法国抢了头彩,还要争夺领导权,所以英国人不开心,便以英国的黑色幽默鞭挞萨科齐。
英国人积极出兵利比亚,是要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当年卡扎菲的特工在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上放置定时炸弹,客机在英国 苏格兰上空爆炸,机上270人全部遇难。遇难者中大部分是美国人。卡扎菲交出的利比亚疑犯被定有罪,在英国服刑。但2009年,英国居然释放了此人,理由 是他身患癌症。尽管英国一口咬定自己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但美国朝野普遍认为英国是为了换取在利比亚的石油业务。英国自知理亏,总要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否则英、美同盟就有阴影。
法国出兵利比亚,也是为了改正错误。突尼斯发生民变之初,法国外交部的女部长还向突尼斯官方传授控制示威人群的经 验。女部长还免费乘坐突尼斯商人提供的飞机去中东旅游度假,而这位商人与突尼斯官方关系非常密切。当然,英、法两国攻打利比亚也是为了石油。利比亚出口的 石油,半数卖到法国、英国和意大利。
法、英、美三国对卡扎菲动武,德国很不以为然。对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发动的两场战争,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坚决支持的,比法国和英国的领导人还要坚定。为什么她对利比亚动武却如此犹豫不决?不知道德国人有什么活思想。
英国有人分析,德国是使小性,因为德国朝思暮想地要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但一直被拒之门外,而法、英两个二流实力的国家却上窜下跳,兴高采烈地奔走于殿堂之上,让德国人心中不爽。
还有,经济上德国与法国一直联手,合作多于分歧。而且是法国缠上德国——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英国就不是欧元区 的成员。但采取军事行动,法国便找到英国合伙。可能也是没有办法。德国是“二战”的战败国,军备方面受到各种限制,防务方面一向仰仗美国老大哥。德国的 陆、海、空三军都相对较弱,德国就没有航空母舰,在海外也没有军事基地。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德国人就是心中不爽。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德国希望有这个影响。
(留学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