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根本不是“考入”的
大概两年前,在成外校门口的电子屏上我看到一名学长考入美国某知名大学的告示。在“出国党”看来,这则消息颇为滑稽—因为美国大学根本不是“考入”的。
美国大学招生时采用的是一套复杂的,与国内迥然不同的系统,其考察因素主要包括:考试成绩、课外活动、申请文书和面试。许多人认为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更人性化,但也有人批评它更容易弄虚作假。不过在我一路申请下来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种评价体系比国内的高考制度更“市场经济”。高考制度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它有一个既定的统一体系,学生们无需也无法改变这个体系,只要按照这套体系的要求把他们该做的做好即可。国外大学的申请则只有一个大框架(即申请材料的组成形式)而毫无体系可言,因此基本属于自由发挥。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你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
考试成绩在这次“营销”中确实重要,但并不一定是最关键因素。如果一定要给出具体数字的话,我认为分数在申请美国大学过程中占的比重大概是20%~30%。不过对于不同大学,这个比重往往差别相当大。美国文理学院排第二的阿莫斯特,据说录取的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SAT 2300以上,托福115以上。但同样是一流学府的斯坦福大学,今年就录取了一个SAT 2120的中国学生。我还知道一个美国学生以1900的SAT成绩进了杜克大学。与之相比,哈佛似乎是比较“分控”的学校,有传闻说SAT少于2250的申请者一般会被直接剔除掉。不过我相信哈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申请的学生实在太多,SAT高分甚至满分者不计其数。
招生没有标准只在于“有能力”
关于标准化考试,我有三点心得想和大家分享。首先是单词。背单词一定要有规划,定下一个精确到天的量化目标,并且持之以恒。此外,一定要把单词书多背几遍强化记忆。第二是阅读。美国考试的阅读题很强调逻辑理解,在通读文章时一定要有整体思维,把握住作者的行文思路,甚至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边读边思考如果由你来写下一部分你会写什么。如果下文和你想象的一致,则说明你对作者的思路把握得很准确。有宏观把握之后,再结合具体题目精读文章的重点片段进行答题。第三是口语。我认为一种很好的练习就是自言自语,每天抽十分钟对着镜子不断说话,要求语速一定要快,并且不停地说下去。说自己的生活、想法,实在想不出来就用英文说“我实在想不出说什么了,真是太尴尬”也行。通过高强度的训练,让你可以不加思考地直接用英文表达思想。
申请材料的第二部分即是课外活动。很多人以为课外活动就是用来展示一个学生“品学兼优”、“素质教育”,或者有“领导力”,但在我看来美国大学的招生非常自由自主,没有什么既定的标准,他们既不会“唯成绩论”,也不会“唯领导力论”,因为他们希望学生具备多样性,展示真实的自己。我认为美国大学招生的标准只在于“有能力”,至于这种才华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固定的要求。能演奏帕格尼尼的随想曲,进入交响乐队到各地演出算是有能力;组织大型募捐活动为灾区筹集善款算是有能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遍名家典籍也算是有能力。美国大学会兼收并蓄地接纳这些学生。
文书和面试检验申请者的潜力
如果说课外活动检验的是申请者的能力,那文书和面试检验的就是申请者的潜力。要知道大部分学生在申请时并没有取得多么惊人的成就,但这或许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这时,招生官就需要从他们的文书和面试中寻找他们还没展现出的实力。我认识的一名哈佛大学学生曾经在招生办公室实习,她曾问哈佛的招生主任哪篇申请文书让他印象最深刻,招生主任的答案是一篇关于物理的文书。在这篇文书中,作者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物理联系起来,试图用物理解释他看到、听到的一切。这篇文章让人相信这名学生真的陶醉在物理中,能从中发现生活之美。
美国大学申请系统的优点在于它能接受多样化的人才,但缺点在于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推销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实干家,或者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没有什么口才和文采,那你很可能被这个系统所埋没。这种选拔机制或许体现了美国社会重商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