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据大连《新商报》报道,以高智商人群为主的海归人士,理所应当是各行业的精英。不过,从大连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一段时间以来汇总的案件看,这一人群屡屡成为欺诈和诈骗的目标。一些人甚至出现社交恐惧,只敢跟同样有海外背景的人合作共事。
26日,新商报记者(下称“记者”)采访了高新园区、人民路和星海湾周边一些企事业单位、公司团体的辖区警方,随机调查了大连一路同行海归人员俱乐部部分成员刚回国时的一些经历。警方对案件的梳理,当事人对遭遇的回顾,一定程度上还原出海归普遍水土不服。
高知人群屡遭智力诈骗
“能创业就创业吧!”这是35岁的某私营企业负责人安民对一位在网上向他咨询国内就业环境的师弟的回答。安民早些年结束留学生生涯,回国入职时,被一家企业给忽悠过,他有了阴影,遂自己开始从小生意入手,自谋职业。
“那是一家规模不小的软件开发公司,我去应聘,让我开发一组软件,三个月的时间,我不眠不休地完成了工作,对方把我的智力成果占为己有后,只说我提出的薪酬过高无法满足,便把我打发了。连最起码的辛苦费都没有给我,而我当时的确没有合同书等作为保证,对他们当初的口头承诺又拿不出证据,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安民回忆,自己的不少同学当年都经历过免费给人家做翻译等智力诈骗。“所以在我们那一批海归中,多数人虽然怀着报效祖国的目的回来,最终却不得不走自己的创业之路,也算是逼出来的。”
奸商营销手段无所不在
大连一路同行海归人员俱乐部负责人讲述了上周他们在星海湾附近一家酒店的遭遇。“一位年轻的女海归请我还有几家公司老总吃饭,都是实在朋友,谁也没想点那么贵的菜。服务员推荐了几道菜,我们充分信任没问价格,结果四个人吃出了一顿天价晚餐。女海归身上没带银行卡,现金竟然不购付账的。”这位负责人说,之所以讲这个尴尬经历,并不是要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强调,不少刚回国的人,的确容易被一些商家的营销手段给牢牢拴住。
“简直是诱敌深入,好像被人绑架了。这是几名在一家高档洗浴中心消费后的海归遭遇了‘送茶’风波之后说的第一句话。”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曾去那家洗浴场所消费过,印象很不错,才推荐给海归朋友。“但没想到,营销人员问他们是否喝茶,海归们以为价格会很合理。结果质量很普通的茶,却很贵,而且购买之后不让带走,只能在那里继续消费时再有偿品尝。类似的免费尝试、无偿试用背后的陷阱让这些海归顿时感觉自己的智商归零。”
三成人被中奖短信忽悠
“还记得几年前,我把在日本多年积攒的30多万人民币全部汇给骗子那事吗?”如今,30岁的张彬虽然已经可以像谈论别人一样谈论自己的过往,但心里还是很愤愤的。
2004年,他结束在日本的工作,回到大连办了当地手机卡的第二天,收到了一条百万元中奖短信,单纯的他不假思索按照对方要求分数次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汇给了所谓的公证处,却迟迟不解上当真相。“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短信,打电话过去,我没有任何怀疑。”当年失望之余,张彬仍这么强调。
初步统计,回国数月之内的海归人士,有三成人曾被中奖短信忽悠。“如果首次收到诈骗短信时,身边有可以商量的朋友还是幸运的,不然可能就要中招了。”大连一路同行海归人员俱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有过跟张彬相似的经历。
先交押金是为何
在很多海归的概念里,所谓押金,都是一种诚意的象征,将来都是可退的,但实际生活中,这种少则几百元,多则成千上万元的押金,其实都是当事方的一种陷阱,让他们难以招架。
“刚回国时,星海会展中心有招聘会,结果发现个别企业写着先交押金,我很不理解。后来另一位也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同学告诉我,他的家人帮他在一家婚介所报名征婚,结果也有押金,而且每月都要交一次。”
办了卡就被卡住海归人员洽谈商业项目时,很多都愿意选择高档场所,也有人在那里给他们下套。跟着曾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丈夫回国安家不到一年,37岁的全职太太李萌(化名)掏出卡包给记者看,美容卡、按摩卡、健身卡……“其实这几年,我还是在国外的时间长,当初工作人员让我办卡时,我都犹豫,但他们说没有时间限制,我就办了。但其实,只要掏出钱办卡,就是被卡住了。”李萌说,让她和海归朋友意想不到的是,国内的卡霸王条款意味太浓,“办卡容易退卡难。”
(留学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