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提供的阿q正传读后感的文章,希望对大家一定的帮助。更多阿q正传读后感的文章内容尽在出国留学网.
篇一: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普通农民,当时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年代。那时,帝国主义的掠夺与封建豪绅地主的搜刮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小民困苦流离,无可告诉。小民过的不是人的生活,而是奴隶的生活,因为那些所谓的“级别”高于他们的人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人来看待,而是把他们当牲畜在看,随意地践踏他们的躯体,他们的灵魂!
故事情节是从赵太爷不准阿Q姓赵开始的,赵太爷听说阿Q说他与自己是本家的事便大发雷霆,开口就骂阿Q是浑小子,说他胡说,说他不配。阿Q只是不说话,然而赵太爷更加生气,不仅仅是骂而且动起手来,阿Q也不敢还手,怯怯地退了出去谁知又被地保训了一顿,真是可悲!
阿Q的确是一个可怜人,他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职业,而且经常被别人嘲弄。一开始阿Q对于人们的嘲弄只是运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便可以了,别人倒也有点吃这一套,后来渐渐地不适用了,便又采取了怒目主义,人们竟也不怕了,他便只能想别的方法。后来真的不行了,阿Q自己也没有办法了,便怯懦了,自称为虫豸,求别人放了他,直到那人硬是给阿Q碰了五六个响头才肯罢手,阿Q却也自认为得胜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这个也算是第一啊!如此种种,阿Q就是用这些他自认为的妙法克服怨敌的,多么无知,多么愚昧,多么软弱,多么可怜的人啊!阿Q最终还是被镇压了,这也宣告着这场革命彻底失败了。
纵观整篇小说,从一开始对阿Q的言行的捧腹大笑到后来逐渐笑不出来,再到最后的沉思,阿Q始终是一个可怜人的形象。一个没有地位,没有自由,又处处受到嘲弄的小民,或许这就是他的宿命吧!无需叹,也无需恨!无力叹,也无力恨!
真不知道阿Q是一个被压迫的人,还是只是一个被受压迫灵魂附身的肉体?
篇二: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精神佳作。《阿Q正传》便是其中的一篇。我兴致勃勃地翻开书,开始走进阿Q这个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
鲁迅笔下的阿Q,受到以赵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境遇十分凄惨。在他的身上有中国旧式农民安守本分,任劳任怨的优点,也有思想保守、认知愚昧、意识狭隘的缺点。
阿Q是千千万万贫苦大众中的一员,他对革命的认识模糊,直到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他看见赵太爷等一干欺软怕硬的封建统治者威风扫地后,才开始向往革命,但他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认识革命的意义,并继续用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根本不承认自己迷信,陶醉于幻想的自尊中,或通过转嫁屈辱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自轻自贱。当这些都没用时,就自欺欺人,把失败变为精神上的虚幻胜利。这一点,阿Q至死都没有醒悟。鲁迅先生借阿Q的“精神胜利法”,批判了那个时代在思想上没有觉悟的中国人,认为这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大障碍之一。
阿Q想参加革命,却不得其所,反而成为革命党和封建势力妥协的牺牲品,被送上了断头台,落了个“大团圆”的下场。阿Q的下场,正如辛亥革命的结局;阿Q本身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小说正是通过阿Q的结局,深刻的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最终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
读完《阿Q正传》后,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清朝末年,我看到了当时农民群众悲惨的生活景象;看到了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冲锋向前的壮烈场面;还看到了一部分像阿Q这样没有觉醒的中国人……
出国留学网小编寄语:《阿Q正传》读后感400字仅供大家阅读和分享,祝大家阅读愉快、学习进步!
点击下一页继续访问
读后感小编精心推荐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读后感小编精心推荐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