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是一个母语与官方用语均为荷兰语的国家,然而近年来在大多数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中国留学生里,荷兰却渐趋成为留学目的国的热门,其中原因是什么呢,很知道分析和探讨。
出国留学网荷兰部专家介绍,由于荷兰的国际化程度很高,英文课程几乎覆盖了整个荷兰高校教育院校,这是吸引国外留学生的重要筹码。在此,我结合自己留荷一年多来的经历,谈一谈我眼中荷兰的英语环境。
“95%的国民能讲英语”大概是每一位国内学生在询问时得到的说法。但依旧非常模糊。这里我提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概念进行阐述。所谓硬环境,是指学校提供的英文课程的水平如何,即课堂上的英语,包括教师水平、课程内容;所谓软环境,是指课堂外的语言环境,平时生活购物、社交娱乐所接触到的环境。
课堂上的英语是不错的,讲师们嘴里抖落出来的单词可以说掷地有声。难怪离英国这么近。有些老师会带有口音,但可接受。尤其当学习任务已集中在专业课上而非雅思语言时,人的各方面积极因素都会调动起来,比如我学的Marketing,涉及到更多专业的东西,英语此时只是工具而已。专业课的英文教材都是大大的砖头块,足够我们慢慢消磨了。所以在荷兰,反尔会珍惜上课时与老师英语交流的机会,而课后没有什么英语电视、报纸的情况下,会自然的把精力用于啃嚼书本。打个比方,你是有一定中文基础的外国人来到广东某市留学,也许周围本地同学的普通话比较普通,甚至习惯性的讲粤语方言,你肯定会困惑。但是课堂上教授的普通话水平绝对一流,不妨碍你的学习。
[$pagetag]从课堂出来,便进入了语言的软环境里,楼道里的指示标识全是荷兰语,校刊、杂志也是荷语,经过身旁的聊得眉飞色舞正起劲的荷兰学生嘴里蹦跶出来的也是听不懂的“鸟语”。我总结了一个现象,越是发达国家,人口组成越是多民族、多元化,白人、黄人、黑人,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都会见到,可能都是该国公民,且已定居好几代人了。从而越是族群多样化,该国的国语便越是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我刚到荷兰时,以为人家看到我是亚洲面孔便会跟我主动用英语交谈,想错了,与我相同一类的面孔的荷兰人很多很多。当对方确定不了我到底是不是荷兰人的时候,条件反射,定用荷语,以示礼貌,避免尴尬。因为这种条件反射,楼下空地上玩耍着的牙牙学语的幼童也会直接用荷语跟你打招呼。相对而言,在中国,如果在街上碰到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或是一个黑人,90%不会是中国人,所以条件反射,我们会热情的送上一句“Hello”!
如此一来,大家对荷兰语言环境有了一点画面感。荷语如同一张隐形的薄纸罩在你的周围,无处不在。想跟人用英文聊聊天变得不那么自然,似乎每次都成了一种正式对话。电梯间遇到陌生人聊聊今天糟糕的天气,在大街上碰见漂亮MM调侃两句、说几句带点颜色的笑话,在超市里跟收银员MM搭一下讪、说几个不带颜色的段子,或是遇到一个遛狗的主妇闲扯几句,此类情况不大发生。
当我坐在学校讨论区用电脑查资料,旁边一拨一拨荷兰学生进行热火朝天的讨论时,我仿佛浸在水池中看得见面孔却听不见声音,哪怕声音升级成噪音,我依然可以耳根清净;我在篮球俱乐部训练时,更衣室里队友们边换衣服边聊天时或是边洗澡边聊天时,我ZTM一句都听不懂,自然也就插不进嘴,只看着他们一个劲一个劲的乐呵着。所以时常会产生“英语是我的母语”的错觉,简直成为救命稻草。可以理解,在中国从小到大都有英语课,都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荷兰出版的各类书籍、杂志、电视,每周寄到家里邮箱的广告彩页、宣传册、信函统统都是荷兰文。如同,学过汉语简体字的老外去到香港随手拿起报纸上的方块字,感觉十分亲切,细读起来全是繁体字,实际什么也没看明白一样。这就是荷兰英语软环境的现状。有时候,我就用这样的比方安慰自己:欧洲大陆就是中国,英语是普通话,荷语、德语、法语等统统都是方言。只不过,我是一个从内地到香港只会说普通话的普通人而已,看着香港人操着流利粤语,心生羡慕。
更多荷兰留学信息,请登录荷兰留学网或者出国留学网荷兰部。
荷兰留学生:浅谈荷兰留学的英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