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萌 戴地 王化云
1920年5月8日,毛泽东等新民学会会员在上海半淞园聚会欢送次日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左七为毛泽东。
留法俭学会第三班学生赴法留学前合影。
上世纪六十年代留苏学生和老师合影。
2011年5月欧美同学会组织的海归代表赴井冈山参观学习时留影。杜萌摄
红色使命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有1万余名留学人员被派往苏联和东欧国家深造。经过几年学习,他们全部回国,无条件服从分配,奔赴祖国各地。对于那一代人来说,能够通过层层选拔获得留学的机会是件非常自豪和激动的事情。
“当我们从留苏预备部启程时,每位同学都有两个大箱子。踏上旅程时,很多同学提着沉甸甸的箱子都掉了眼泪,因为箱子里装的不仅仅是4年的衣物,更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待啊……”曾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的朱育理说。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表达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殷切希望。
杜祥琬1959年被派到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学习原子核物理知识,他说:“如今看到我国的核事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才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眼光放得多么长远。”
改革春潮
上世纪八十年代,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批学人出国求学,他们走在时代变迁的最前列。面对异国他乡,面对着未知的坎坷,他们勤奋自强,努力完成学业。听闻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目睹故土一日千里的发展,他们毅然回国,只因心中的中国梦。
“1981年3月21日,我永远都会记着这一天。”曾在美国求学工作20年、如今已是北京全景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忠苏告诉笔者。当时,年仅17岁的他踏上纽约这片陌生的土地。从肯尼迪机场出来后,他看到的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曼哈顿的高楼大厦、24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美国发达的经济对于自己造成的心理冲击,是难以想象的。”陈忠苏回忆道。在陈忠苏攻读博士的4年里,他白天做全职工作,晚上在学校修自己的博士课程,周末在图书馆做论文,几乎没有一天放松过。2001年,陈忠苏从华尔街回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
1999年10月,应中国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邀请,还在美国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竺农范和其他几位金融界的企业家一起回国考察了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浦东张江等高科技园区。也正是这次参观,促使竺农范回国发展。2000年8月,竺农范携儿带女从居住了15年的纽约搬回上海,开始了他在国内知识产权法律领域的工作。
“应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极其幸运的,恢复高考、出国留学、回国工作、自主创业,这些人生的里程碑都是在天时地利的环境中完成的。”竺农范的话代表了一代留学人的心声。
世纪新梦
现任河南团省委副书记的郭鹏,2004年从美国波士顿大学博士毕业后,因河南省的“引博计划”到郑州二七区任副区长。他在国外期间一直渴望加入党组织,回国后完成夙愿。刚满10年党龄的年轻海归谭昆仑,2005年于英国阿伯丁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目前供职于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谭昆仑回忆道,“2001年1月,我在大学毕业之际光荣转正。当时入党是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
走出国门,须得一颗更加包容的心态来迎接新事物。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常常引发海外学子内心的焦灼,一方面是爱国心切;一方面要理性对待他人言论。在笔者问如何看待自己的党员身份时,谭昆仑说:“我从不避讳自己的党员身份,喜欢和外国朋友、海外侨胞分享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在聆听和分享观点时,加深了我对党的理解,坚定了在当前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认识。”新一代海归在海外求学的艰辛历程中,不仅提高了语言水平和专业技能,更多的是磨砺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
相对于久居国内的党员,曾经留学海外的郭鹏和谭昆仑对当前复杂的国际舆论更有切身体会,更擅长在工作中向盲目相信外界宣传的人剖析真相。郭鹏说:“作为有海外社科类留学经历的党员,肩负着发挥西方学术训练和国际视野优势为党建创新做出独特贡献的使命。”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经开始,祖国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一代海归带着知识回到故土,努力实现自己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