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绿植、书本、相片——邢新会办公室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梦想的追求。
“从高中开始就立志成为科研工作者,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知识,这是我最大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邢新会始终奔着这个目标前进着。
努力,并锲而不舍
“在日本15年,最深的记忆就是我很努力。我充满激情地做每一个实验,边做边失败,边失败边修正。”
邢新会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凭借刻苦努力和对科研工作的热情考取国家公派留学生,获得日本政府最高奖学金。1986年10月,他东渡扶桑,就读于日本宇都宫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被推荐进入世界一流工科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第二年,导师邀请邢新会毕业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邢新会回忆道,“没想到自己的一点点成绩可以得到老师如此的认可,我越来越坚信自己可以把梦想做大。”1992年,邢新会成为东京工业大学生命力工学部第一位正式的外籍文部省教官。
“学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信服一位老师,更何况是外国人。”面对学生的质疑,邢新会没有一点埋怨,他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格力量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我每天都最早到实验室,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着想。”
邢新会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调动他们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在东工大担任助教6年后,邢新会于1998年3月收到日本横滨国立大学之邀,成为该校化工系首位外籍讲师和副教授。
辛苦,却乐在其中
“国家公派留学生的政策改变了我的一生。因此,我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报恩于祖国。”
凭借邢新会在学界的成就,邢新会完全可以在日本获得教授职位,过安逸富足的生活。可满怀报国之志的他毅然放弃了日方优厚的待遇。2000年9月入选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工程”之后,邢新会于2001年8月启程回国,在清华大学组建起环境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实验室。
邢新会坦言,“由于‘水土不服’,回国后遇到不少困难,在中国做科研的难度远远大于在日本。”邢新会致力于解决中国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他带领学生在寒冬深入农村考察,取得了积极成果。“做科研是很辛苦的,但在我看来,这种辛苦恰恰是最大的快乐。”
邢新会多次为学生创造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并与东京工业大学签订协议,开展联合硕士培养项目。“优秀的学生是祖国未来最大的财富,我希望他们能拥有国际视野,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面对困难积极解决,并且充满自信。”
如今,邢新会一手建立的“清华—东工大联合硕士培养项目”已经在学界颇具名气,走出国门的清华学生接触到相关领域的尖端技术,日本学生也在清华感受到中国的魅力。邢新会的实验室现有20名博士生,他自豪地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实验室的主人,他们团结协作,积极主动。”
追梦,且矢志不渝
“回国后的每一天都安定而充实,希望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多为社会做一点事情。这种责任感是在日本未曾体会的,也是我的人生价值所在。”
2003年,邢新会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一身份让他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他先后就农村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归国外籍华人待遇等问题提出了提案及建议。邢新会感言,“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国家政策结合起来是个很有价值的过程。”
2001年8月至今,邢新会毫不后悔回国的决定,他对未来满怀憧憬。“今后的几年里,我希望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等产业领域,推动企业的发展,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让来自中国的技术影响全世界。”
从东京工业大学到清华大学,邢新会对自己18年的为师之路颇有感触。他坦言,在日本的任教经历让他体会到基础科研的重要性,这对他日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师的一句话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这不但让我体会到为人师的沉甸甸的责任,更坚定了我要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决心。”
在谈到对年轻学子的期待时,邢新会坦言:“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很多学生已经忘记了踏进大学校门时的梦想,这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很可怕的。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也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担起责任。梦想和责任感是一个年轻人走向成功最大的推动力。”(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