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务员面试热点:食品安全孰之过
“涕灭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药袋”苹果……一个个关于农药残留的新闻,让公众闻之色变,更让很多农产品产地和农户遭受当头棒击,恍如灾难。夏日渐近,各色瓜果蔬菜集中上市,有“毒”传闻是否又将如影随形?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权威专家的解释是:农药残留并非传言那么可怕。
当下,公众“谈食色变”,有人认为食品安全是“人为炮制”,剑指个别媒体哗众取宠,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大做文章。如今,权威专家又发声解释,“有毒”食品并非传言那么可怕,言外之意就是,我国市场上的各色瓜果蔬菜总体还是安全的。
细听这些专家的权威解释,公众真的不必动辄对食品安全而感到恐惧。比如,十年前,高毒农药在农药中所占比例接近30%,现在还不到1.7%。而且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是两个概念,残留不代表对人体有害。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也不等于一定致癌。
此前我们说吃什么东西不安全,大多是口口相传,或是微博、微信传播……这类信息到底是真是假,确实不好简单判断。所以,人们对此多是半信半疑,最终,缺少专业科学知识的公众也只能“宁可信其有”,甚至以讹传讹了。但是,国人“谈食色变”绝不仅仅是因为权威专家的解释少所造成的,消费者更倾向于把他们最先接收到的信息当真,甚至对负面的消息更容易相信,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据权威报告显示,多年来出口食品一直保持在99%以上的合格率,而国内食品的合格率却在90%左右。相对于我国庞大的食品市场、品种浩瀚的食品品种以及13亿人每天的消费量,相对应地,不合格的食品数量注定也是“海量”的。出口食品合格率既然能达到近百分之百,国内食品为何却达不到?
二是有些食品“有毒”的新闻并非空穴来风。笔者老家在农村,家人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但他们都告诉我,喝茶要先洗茶,因为种茶打药太多;少吃猪肉,因为农民喂猪,喂食瘦肉精,且为了预防疾病,经常让猪喝青霉素。他们给我送的花生油都是“专供”——辟出一块地,专门种不用药的花生用以自食。“自己种的粮食自己不吃”这样的新闻不绝于耳。
三是一种农产品是否“有毒”不仅在于农药残留是否超标,还在于种植的土地或灌溉的水是否被污染。基层监管部门的技术人员少、检测设备匮乏,检验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基层心有余而力不足,监管不力是很明显的。
可见,为确保舌尖的安全,让公众免除对食品安全的恐惧,仅有专家们的权威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农副产品要长期经得起公众的质疑和科学的检测。比如,种植瓜果蔬菜的土壤和水源是否安全?基层检测是否全面覆盖,且其合格率是否力求与出口产品看齐?曾有报道称,一根大葱要出口日本,必须进行200多项农残检测……试想,国内的食品如果要经过如此审慎和严格检测,谁还敢滥用农药、种植出“有毒”食品?公众又焉能动辄“谈食色变”?一句话,行政监管缺位、无为,才是公众对食品安全恐惧的真正原因。
出国留学网公务员频道精心推荐:
公务员面试名单 | 公务员面试时间 | 公务员面试真题 | 公务员面试技巧 | 公务员面试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