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第一次参加国际教育展,北京高中生小罗肯定自己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他在班级QQ群上发帖,告诉同学们都不要去观展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全是中介,还有语言学校。”
小罗有托福成绩,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奔着与名校老师对话的念头,他才愿意花10元门票去参加教育展,“没获得什么有用信息,倒是拎了两斤材料。”
他想象中的教育展应该名校林立,每一个展台上都是学校的招生老师,再配备几名翻译,学生们排队咨询,一派井然有序的场景。而实际情况却只能用一个“乱”字来描述。
英国某知名高校驻中国代表处总代表关天(化名)理想中的、能产生较好效果的教育展应该是“纯粹的院校展示”,“中介不能参展,院校还要经过审核,高质量院校才能参展。”他还见过一些明显是为了“招生赚钱”、在国外都叫不上名字的院校“混迹”于教育展上,“学生、家长都不是傻子,教育展质量办不上去,肯定没人来。”
他说,为期两天的教育展,第二天一般就没什么人观展了,有时候第一天下午人流就会稀少起来,“现在通讯那么发达,学生、家长第一天感觉不好,马上就传播出去,口碑坏了,就没意义了。”
不仅是参展学校不高兴,看上去办得有些“低档”的教育展也令一些大型中介公司感到不快,“展会选址在北京最高档的地界,进场后就像一个菜市场。”
某知名留学中介公司北方区负责人白琳(化名)这样形容自己年年都要参加的教育展,“参展院校越来越多,看展的观众越来越少;拉观众填问卷的兼职越来越多,留真实联系方式的学生越来越少。”
她所见到的各种中介机构的宣传方式越来越吸引眼球,美女战术、狮吼战术、赠品战术年年都有新花样,但在国际教育展这个舞台上总给人“戏过了”的感觉,“这样的‘创新’还是不要的好。学生家长需要的是专业知识和服务,不是哗众取宠。”
一方面,一些经验老到的校方代表希望各类中介退出教育展,为教育展营造一个纯净的氛围;另一方面,留学中介也不过是把教育展当作一个“打品牌”的机会,在观展人数逐年减少的当下,中介也被“卡”得左右为难。
“参加大型综合性教育展只是‘打品牌’。”某知名教育集团留学副总裁李一(化名)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司自办教育展上,一年3次综合型大展,外加商科、理工科、艺术类3场专业展,还有专门针对高中生、大四学生的本科展和读研展。
李一认为,教育展目前正在走向“细分化”,“超大型展览针对性不强,不好管理,鱼目混珠,效果反而不好。”他觉得,一些主流中介自办的教育展效果更佳,“我们的客户中,约40%~50%都是通过自办教育展招来的。”
虽然大型教育展可能会在现场管理、准入门槛上有诸多不足,但李一还是希望家长多参加教育展、多看看,“不轻易掏钱,多了解一些没有坏处。”
他尤其提醒观展者注意区分“中介合作院校”和“校方代表”两者之间的区别,“校方代表是学校的人,学校给他发工资,绝不可能收费;有的中介合作院校,可能不接受个人申请,所以要与中介合作,中介是营利机构,肯定要收费。”
作为一名有着10余年工作经验的留学中介人员,李一建议学生、家长在参加大型综合性教育展时,尽可能跟国外高校校方代表多作沟通,“也可以咨询一下中介,但不要轻易作决定,这是影响孩子、家庭一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