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在美小留学生月均花费5000美元(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的新闻引起各方关注。数额如此之大、挥霍程度如此之高,再次将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小留学生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记者调查发现,小留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有效的监管。 父母远在国内,小留学生谁来管?学校?寄宿住所?还是华社?只要任何一个环节真正发挥作用,这些背井离乡的小留学生状况或将改变。
穿名牌、开豪车、讲排场,这已成为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的恶习,并慢慢腐蚀着小留学生的心灵。
据美国洛杉矶华裔居民张小姐透露,她的外甥几个月前赴美留学,住在她家。一个学期下来,外甥的学习成绩未见长,而每个月4000美元的生活费被他全部花光不说,就连信用卡都被刷爆,这让远在中国拼命为他挣钱的父母十分寒心。
记者调查发现,月均挥霍5000美元的小留学生并不在少数。上海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15岁的女儿小雯能接受到国际化的教育,她与丈夫于去年送女儿前往加拿大温哥华读书。
“孩子小,在家没吃过苦,就固定给她每月2万元人民币生活费,但这只持续了2个月。”李女士无奈地说,2个月后,小雯开始要求增加生活费,“2万一个月还不够,这钱怎么花的?”尽管心存疑虑,但为了这个独生女,李女士还是再加了1万元。小雯却并没有因此停止巨额消费,除了每月固定的3万元生活费外,她还通过在加的亲戚申请了信用卡。
身处上海的李女士越来越感觉不对劲,便亲自前往温哥华查个究竟,然而这一次加国之行让她痛心。“女儿寄宿的宿舍里乱七八糟,堆满了各种知名品牌的购物袋,这明显不是学生应该有的环境。”李女士一气之下训斥起疼爱至今的小雯,一向乖巧的小雯却顶起嘴来,还不时冒出各种脏话,李女士此时才痛心地发现送小雯出国的选择也许是错误的。
李女士后来了解到,小雯在加的半年多学习中,经常与一些不求上进的小留学生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攀比,她手中的生活费化得如流水一般。李女士细数了小雯住所中的名牌包包,“不下十几个,价值不菲。”
李女士激动地表示,自己要在国内做生意,没时间照顾小雯,本以为可以通过亲戚或者学校督促小雯,然而一切没那么简单。记者了解到,李女士与丈夫在上海共同经营一家公司,以他们的物质条件完全能满足女儿的需求,但小雯的挥霍让他们夫妇感觉未尽到做父母的教育责任。
小雯曾多次表示想回上海就读,她说,“这里没法跟上海比,天天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快憋出病了。”然而,尽管李女士很犹豫,但出于种种考虑,还是劝说女儿打消了回国的念头,并承诺不会减少她的生活费。
专家提醒
送孩子出国读书莫太早
在美从事出国留学服务工作10多年的专家戴立强表示,现在出国读书的孩子明显低龄化,这不仅意味着父母要为他们付出更多的金钱,他们自身也要从小就开始适应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碰撞。很多中国孩子原来在家里受到百般照顾体贴,或是受到中国学校和家长的严加管束,生活和思想上缺少独立性。如果为子女定下较高的目标,则容易让子女受困,有的小留学生甚至有了多年的留学经历,但最终还是会用一张假文凭去欺骗父母。
戴立强建议说,中国家长不要太早把孩子送出国外读书,尤其不宜在初中阶段以前就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如果一定要送出国,也应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所去国家的教育体制及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仔细为子女全面受教育情况进行可行性规划。
主责:
父母该正视金钱负效应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送年龄较小子女出国就读的父母,往往都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但小留学生出国时年龄偏小,极易沾染恶习。
加拿大公共卫生杂志文章显示,在卑诗省,居住在寄宿家庭内的国际中学生相比本地同龄人,在身心健康方面面临更大危险。这些小留学生吸烟、吸毒、早期性行为和遭受性虐待等的比例,均高于本地学生。
这个问题能否妥善合理地解决,父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人认为孩子年龄太小不适宜单独出国留学,年龄小的背后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往往较差,而这主要要“怪罪”到父母身上。
李女士虽意识到女儿出了状况,但却感觉无力挽回。她说:“我也知道这样放纵小雯是错上加错,但叫我怎么办呢?”
对于李女士表现出的无助,旅美学者崔斌认为,培养孩子是项长期任务,不能总停留在某一阶段,或者将子女限制在父母为其制定的阶段内不能跨越。崔斌强调说,从这些小留学生的家庭背景来看,大部分是有钱人家子女,物质上的纵容极易导致子女的娇宠任性。现在,不少人的生活和教育水平提高了,但各种社会陋习的入侵也会随之而来,建议小留学生父母要有效地寻求方法增进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夫妻双方要有明确分工。子女的教育是一生存在的,父母不能因为受挫而放弃教育责任。
主力:
寄宿家庭当好“第二父母”
随着小留学生数目的增加,除了学校会安排的全日制寄宿教育外,海外寄宿家庭生意也日趋火爆,受到众多中国父母的青睐。寄宿家庭服务者实际上成为了这些小留学生海外生活的“第二父母”。
赵莉已经在美国从事6年寄宿家庭服务了。“寄宿家庭服务并不是简单的日常生活料理,更多的是一份做父母的责任。”赵莉表示,她一直把小留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照管。
为了更好地与小留学生打成一片,赵莉也制定了一些制度,简单而清晰,“譬如男女不可进入彼此房间,并对男女进行楼上楼下分隔,就算是亲兄妹也要敲门经对方允许后方可进入。”
面对这些小寄宿者,赵莉可算费劲了心思。“以前组织他们去看一场电影便可欢呼雀跃,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发达,他们往往喜欢憋在屋里上网或打电话,明显减少了对外交流的时间。”
赵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想办法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将他们重新集结在一起,“通过建立网络聊天工具,发送短信,成功开展了多次野外活动“。
赵莉认为,寄宿家庭业者在从事这份工作之前应先认识到自己所要担当的责任,如果只是完成提供食宿等基本工作,只会放纵父母不在身边的小留学生,可能导致他们走歪路。
赵莉对曾经帮助过的一名叫李琦的小留学生印象颇深。“这小男孩刚来时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经常带一些朋友进出住所。”赵莉意识到李琦结识了一些素质低下的朋友,出于好心,她硬着头皮与他接触。交谈后,赵莉得知,李琦的转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对他的责怪,二是寄宿家庭的疏于管理。
赵莉说,李琦的父母经常会对他的学习情况与别人进行对比,造成他的厌倦心理;而寄宿家庭业主并未及时与他沟通,并任由他任性,导致他结交了不良少年。李琦父母为了帮他摆脱那些“狐朋狗友”,便换了寄宿家庭,让他来到赵莉家。
为了让李琦重新树立自信心,赵莉通过寻求他父母配合以及开展各种集体活动,让他再次认识到人家对他的重视。经过3个月的努力,李琦找回了自我,断绝了与不良少年的联系。
主管:
教育机构应完善管理机制
“推广时吹得天花乱坠,真正到了才知道一切都是虚假宣传。”上海的李女士愤怒地告诉记者,她不否认自己疏于对小雯的管理,但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海外学校自称拥有“完善管理制度”的宣传所蒙蔽。
李女士说,学校负责人曾对他们说“会根据需求安排寄宿家庭,并根据学期及年龄进行规划”,而实际上在保证小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道德及行为规范的管理方面,学校并无太多实质性举措。
记者在多所国外初、高中学校驻上海的办事处了解到,他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教育都表现出巨大的信心,但谈及学生日常管理时则表现得模棱两可,有的甚至坦言“力不从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学校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所做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时只是皮毛功夫,因为每个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差距大,必然导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学校以学习为主,对小留学生的日常生活打理基本无从顾及。若要细化管理工作,必然在师资配备方面出现缺口。
这位负责人称,学校应与寄宿家庭的合作深入化,统一管理,对寄宿家庭业者水平进行规范化统筹。同时,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定期听取反馈。
旅美教育学家黄丽文表示,小留学生的管理问题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如果一个留学生出现问题,所起的连锁反应可能给整个学校的正常教育管理运作带来阻碍。”他建议各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小留学生的辅导工作,及时给予正确指引,“必要时应主动出击”。
主导:华社需落实助侨服务
华社的宗旨是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而该团体是否能够在小留学生的海外生活中也发挥作用呢?在英小留学生小荷说,有的华社也会开展一些活动,但多数也只是娱乐,真正针对小留学生的活动少之又少。
记者了解到,有些华人社团会定期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与国内节日同步的团聚活动,会邀请一些留学生参加,但针对小留学生的活动几乎没有。
对此,有华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需要经费和人手,但缺少相关部门的支持。这种举步维艰的状况,让他们原先想针对小留学生开展的一些活动计划成为泡影。
旅美学者崔斌认为,华社凸显的作用应体现在各方面,小留学生作为弱势群体更应受关注。华社需要有组织地开展类似关注小留学生的活动,引起家长的兴趣。那些不惜重金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投一部分钱到华社活动中,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要有人先牵头。”
延伸阅读
所谓小留学生是指在各国的中、小学就读的外国学生。年龄在12-17岁间,目前以13、14岁为最多。他们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富裕阶层,以高官、白领、高级知识分子和私营企业主为主。(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