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27日,一起中国留学生涉嫌绑架施虐同伴案在美国再次开庭。因情节恶劣,涉嫌人数众多,案件备受各界关注。在中国大陆学生来美留学已呈浪潮之势,且留学群体日趋低龄的背景下,独自在美求学的华裔“降落伞孩子”群体种种缺陷与隐患,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爆发出的人性之恶与校园暴力,为留学浪潮敲了一记震耳的警钟。
法官:这让我想起《蝇王》
负责审理案件的托马斯·福尔斯法官称,案情的恶劣程度让其想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文学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
亲历二战浩劫的戈尔丁洞悉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十余年教书生涯使戈尔丁也了解青少年的本性。出于警世的目的,出版于1954年的《蝇王》讲述了想象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一场核战争里,一群未成年人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由于人性之恶的膨胀,泯灭童真,失去文明和秩序,发生了互相残杀的悲剧。
被福尔斯法官视为“现世版《蝇王》”的这起案件,发生在就读于美国洛杉矶的中国高中留学生间。媒体报道称,此案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忍,涉案人数之多,所犯罪行性质之严重,在美国刑事案件中亦属罕见,令人震惊。
今年3月30日,当地一所名为“牛津高中”私立学校,两名中国女留学生遭到多名同学拳打脚踢、扒光衣服拍照、用烟头烫伤乳头等施虐行为。此案共牵涉12名犯罪嫌疑人。6名被捕者中,张鑫磊(音译)、翟芸瑶(音译)和杨玉涵(音译)成年。6月18日,案件在洛杉矶县高等法院波莫纳分院开审。
戈尔丁发现,如果没有教师教育和及时制止,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许多孩子就会打架斗殴,做出野蛮举动。
在这起案件中,人性之恶这个“野兽”显然已经挣脱束缚,酿成了令福尔斯法官为之叹息的悲剧。
教师:她们是孤独且缺少监管的“降落伞孩子”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富裕的台湾、香港家庭将孩子送到洛杉矶上学。这群年岁尚幼、离开父母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留学生被称为“降落伞孩子”。
此案中的受害者及其指控的施虐对象就是一群离开中国、“空降”美国的“降落伞孩子”。他们远走大洋彼岸,移居美国加州,就读当地学校,远离家庭父母。
有专家表示,低龄的留学生容易面临4种困惑。一是此前通过电影等间接渠道了解到,国外的生活时尚而自由,开始留学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二是出国造成了原有生活圈的隔断,而新生活圈子,不习惯又无法融进,由此产生孤独无助之感。三是因为缺乏沟通,对周围事物顿生怀疑和不信任,怀疑出国的选择,怀疑自身独立生活与学习的能力,怀疑身边人的真诚。四是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使不少人难以适应。在克服这些语言、文化、教育等障碍的过程中,留学生容易出现挫败感。如这些挫败感无法消解,留学生们的心理易变得敏感、脆弱,为小事大发脾气,甚至产生怨恨和攻击行为。
有一些“降落伞孩子”,在新环境中如鱼得水,考上美国名校继续深造。但也有人不能成功应对新环境的挑战,在缺乏父母和其他家人持续关注的情况下,在负面因素的激化下,其所作所为极有可能酿成大祸。法院起诉书显示,涉案的14名中国留学生年龄在14~20岁之间,大部分为未成年人。上述3名刚刚成年的被告,其行为严重触犯了美国刑法,共受到6项绑架指控、2项折磨虐待指控和4项人身侵害指控。
安妮·斯卡拉诺是一名有着多年留学生教育经验的美国教师。斯卡拉诺女士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一些低龄的中国留学生不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变得越来越孤立的同时,其小圈子的内部问题与矛盾也增加。而有的学校疏于监管,对学生也没有进行积极的疏导。
“我确信他们被孤独所折磨。”杨玉涵的代理律师雷福德·方丹称,“他们和其他中国孩子抱团,形成一个小圈子,并且没有人监管,无人可求助。因此事情会失去控制。”
留学生:需积极努力方可与本地学生打成一片
庭审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法庭传讯时,上述3名被告都请了翻译。张鑫磊的代理律师邓洪表示,“他们多数在美国待了三四年,但平时还是说中文,英文交流仍存在困难,所以在法庭上需要翻译。”
邓洪与当事人的家长[微博]接触后发现,几名被告的家庭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孩子的家长辛辛苦苦攒钱,在孩子十三四岁时,为了让他们避开国内高考[微博]等激烈竞争,将他们送到美国读高中。”
但邓洪强调,很多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到国外时,并未仔细了解国外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对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也缺乏准确预判。在孩子留学期间,家长的交流通常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忽视心理压力、交友等方面的关心和指导,而这些方面却可能是“降落伞孩子”最为需要的。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某公立高中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王君(化名)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与美国本地学生要打成一片,相较与其他外来学生交往会更困难。因为他们有可能从小一起长大,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一起。要混入这个圈子要有机会,比如选修相同的课程,参加同一个活动俱乐部等。这些就需要留学生要格外积极主动。”
在美国某私立高中已学习两年,将升入11年级的留学生李涵(化名)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中国留学生普遍成绩好,但融入却不太好,虽有因人而异的个人因素,但华人学生不爱社交、不积极主动沟通交流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中国留学生不太爱和其他族群交流,只在华人小圈子里面混,一边互相斗,一边还继续混,就容易出现冲突,矛盾容易积深。”
而美国高中没有固定班级与老师,所有课程均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虽每个学生入学时会配有一个辅导员,但一般来说,除非学生有事主动咨询,辅导员主动找学生的情况不太多。
律师:多方面因素应对留学生安全负责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学生来美留学已形成一股浪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专门研究留学的阿特拉斯项目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高校就读的留学生为886052人,来自中国大陆的高居榜首,占全部留学生的31%,超过排在第2至5名的印度、韩国、沙特阿拉伯及加拿大的总和。
数据还显示,在美留学的中国大陆学生人数已连续7年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高中留美学生增长则更加迅猛,从2005年的600余人增至2014年的3万余人。紧随这股中国年轻留学生的浪潮,美国一些私立高中纷纷增加收取中国学生的比例。美国媒体报道称,在“牛津高中”所在的南加州地区,招收国际生的私立高中比比皆是,中国留学生占比从10%到50%以上不等,且仍在不断增长。
涉案的“牛津高中”是一个台湾家庭开办的私立高中,主要面向中、韩等国家招生。该校140名学生,大多来自中国大陆。
邓洪介绍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校园暴力现象,即“校园欺凌案”开始增多。高峰时期,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人受过同学欺凌。校园血案在促使美国社会反省枪支泛滥等问题的同时,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校园欺凌这一复杂现象。
邓洪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地州政府正通过加强立法,从多方面遏制校园暴力行为。一是降低欺凌行为认定标准,除动手打人、吐口水、故意推搡、拍裸照等行为外,还把言语辱骂、口头威胁和在公众场合故意嘲笑他人残障、种族、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等认定为欺凌行为。二是学校对校园欺凌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三是加强父母管教子女的责任,如未成年学生因欺凌行为而被送到青少年法院,父母也将一并进入司法程序。四是加强对欺凌行为的刑事惩罚,如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当作成人刑事案件审理。五是严惩欺凌同伙,规定“共犯连带”原则适用于欺凌案件。
邓洪建议,父母在把未成年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前,最好事先实地考察熟悉留学当地环境,孩子留学期间应多与其沟通,不可轻易送孩子出国后就放手不管。
在6月18日的首次庭前会议中,对于绑架、折磨等重罪指控,3名被告均当庭表示不认罪。此次庭前会议,3名被告均到场,但应翟芸瑶的律师伊凡·弗里德(Evan Freed)以“医生仍未完成精神检查”为由的请求,法官同意将案件初审时间再推迟至9月9日。分析称,如以上罪名成立,被告最高可判终身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