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怎样搭建“金字塔”
——大运会的行与思(上)
本报记者 薛原
“身份”的纠结
究竟是“学生运动员”还是“运动员学生”,大运会上,这个并非文字游戏的概念总是被提及。
专业体工队培养出的运动员是否有资格参加大运会,“纯大学生出身”的运动员是否有实力参加大运会,这些原本“不该是问题”的问题,到底怎样去理解和回答?
与其用某种固定的框架去寻找模式,不如看看深圳大运会的实际情况。
专业运动员在大学边读书边训练是一种情况,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女足,不少北京队和大连队的队员在北师大就读;一个项目整队与一所高校合作办学是一种情况,比如由上海女排为班底组成的复旦大学女排;高校自己培养运动员又是一种情况,比如天津理工大学的跆拳道品势队。此外,还有清华大学正在尝试的“一条龙”训练体系,从清华附小、附中,直到大学,强调学业和训练的始终连贯。
这些来自不同体系的运动员共同组成了中国大学生代表团。前提只有一个,他们都是在校注册、具备学籍的大学生。满足了这一条,“英雄不必再问出处”。此外,还要看到近几届大运会的一个趋势——高校自己培养出的运动员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有所提升。
体育回归教育则是更大的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思路体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人们的视线除了关注金牌之外,更多转向对运动员群体的关注,关注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大运会由此承载了更多意义,人们希望在这里看到中国体育更加人文、更加多元的发展模式。
在这样的趋势和背景下,探讨北京理工大学男足的坚持,也就有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