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移民来说,“美国梦”似乎代表了移民的终极目标。但在美国移民政策收紧的时代,大洋彼岸是一个难以到达的终点。在这种情境下,“曲线移民”应时而生。
今年只有18岁的池桥,3年前从浙江台州移民到了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市,并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甚至成了“支教”教师。为何移民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南美小国?原来,这个“小动作”背后蕴藏着更大的目标。
一块跳板
2008年,初中毕业的池桥,突然接到了爸爸的电话,让他移民到厄瓜多尔。
池桥努力回忆当时自己的感受,觉得有点茫然。“爸爸在那边做百货生意有10年了,每年只回家1-2次,而且他很少和我提到厄瓜多尔,之前我连这个国家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到那边去生活?”
当地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对于小池桥来说,也如同“外星文”一般。为何要移民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美国家?
小池桥就这样跟着成为当地永久居民的爸爸,办理了“家属移民”手续,来到厄瓜多尔,住到了家族买的大房子里,过上了有佣人打理起居的生活。
刚到厄瓜多尔,爸爸带着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户籍管理部门申领当地身份证。“有了身份证就相当于是当地人了,干什么都方便。”
后来,池桥终于知道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以厄瓜多尔为跳板,“进军”美国。“他想让我在当地读美国高中,之后进入美国的大学留学。这比国内到美国留学更容易。”按爸爸的安排,池桥进入瓜亚基尔的美国高中。
这所中学用英文授课,教学对象一大部分是中国、韩国、日本等外国移民,所以刚到厄瓜多尔的池桥不用担心语言。
上学不久,池桥就发现了厄瓜多尔的学校和中国学校的不同。“这里主要培养动手能力,很依赖电脑,老师经常要求我们搜索信息,做板报,还要分小组搞活动,到讲台上来表演等。在国内读中学没有类似的经验。”
客串“支教”老师
对池桥来说,在厄瓜多尔的日子,不仅培养了独立精神和团队协作,还增添了不少社会责任感。
一个显著例子就是,每周六上午8点到下午1点,高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给当地的贫民讲课,让更多的人接受基础教育。池桥从今年4月开始,就客串起了周末“支教”的老师。
“这是当地政府提议的,每个中学都很积极地参与。目的是培养当地人互帮互助意识。”据池桥介绍,5个高中学生组成一队“教师组”,组里每个人负责教一个小时的课程。由于池桥的数学被公认优秀,他负责给贫民讲数学课。
池桥说,贫民们求知欲很强,这让他很感动。这些贫民们住在乡下,交通不便,很早就要起床,之后大约要坐一个小时的巴士才能赶到学校来上课。
池桥的班上有20多个学生,最大的一位是60多岁的老奶奶。“她每周都来。”
他们的数学基础很差,池桥就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教他们。“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算。不过他们很刻苦,遇到不会的题,会直接说:请老师再讲一遍。”
池桥笑着说,没想到自己这么小,在外国就做了老师。于是他也学着美国中学老师的样子,照猫画虎地将讲课的方式照搬到“贫民课堂”上来。
“我在讲课时会照顾到所有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到黑板前答题,或者留分组作业给他们做,让他们一起来解答。”
女孩比男孩更开放
在厄瓜多尔的3年里,他渐渐融入当地生活。池桥也不由自主地拿这里和中国做比较。
拿当地高中生来说,他们没有太多作业的压力,平时可以经常到海边集体旅游、钓鱼,要么就是打篮球,到同学家里开Party,不仅同学之间关系好,生活学习井井有条,又不失轻松。
他还腼腆地讲了高中男女同学之间的趣事。
“和国内相比,这里的女孩太开放了,直接向我表白、拥抱。我刚开始觉得不习惯,有点怪怪的,后来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发现女孩们比男孩们开放,几乎都是女追男。而且她们很大方,不喜欢也无所谓,大家还是好朋友。”他笑嘻嘻地说,“好像亚洲的男孩在这里很受欢迎。”
池桥回忆,3年前,他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感到很孤独。“第一年我都在倒数着回国的日期,过春节回国的时候都迫不及待了。”
但现在,池桥已经习惯移民身份。去年春节,他的父母都回到了浙江的老家,但是池桥留在厄瓜多尔,和叔叔一家人过了年。
池桥的家人和亲戚在厄瓜多尔扎根了多年,所以他打算将来到美国留学后,既可能自己决定未来,也有可能参与家族的百货业务。
“虽然我还在上学,但是已经在考驾照了,而且我爸爸考虑让我跟着他们去跑一些业务,熟悉一下流程。”
接触的人多了,池桥的思想也丰富了起来。
在池桥看来,当地人的生活也没有中国人那般忙碌。有钱人和普通人都活得有滋有味。“这里的超市东西比较贵,比如猪肉7-8美元一公斤,有钱人就会去买;一般的菜市场上,猪肉也就2-3美元一公斤,普通人就常光顾。我感觉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个高中小伙子还解释说,厄瓜多尔的货币都是美元。“本国货币用起来不方便,一美元等于25000块当地的货币苏格雷,所以现在几乎没人用它了,现在买卖都是美元交易。”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厄瓜多尔和美国关系密切,也为池桥今后到美国留学提供了不少便利。他介绍,可能明年就准备申请一所好一点的美国大学。
■ 生活细节
投票带来政治参与感
除了在美国高中的学习生活之外,池桥也体会到了一种政治参与感。
2个多月前,厄瓜多尔举行了一次全民公决,所有有当地居留权和身份证的成年人都可以参加投票。池桥也不例外。
“以前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所以比较好奇。”那天一早,池桥早早起来,到了设立在瓜亚基尔一所学校的投票站去投票。
投票站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张纸,上边列着大约十几道问题。池桥回忆道,“里面基本上都是生活类的问题,回答是或者否就可以。比如赌场应该不应该继续开,应该不应该减税,是否继续给予中国人居留权等。”
池桥按照自己的判断,填完了表格后就完成了投票工作。之后他看到身后排了很长的队伍,都在等待投票。“他们这么有热情,我都没想到,因为平时的生活看起来很闲散嘛。”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