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读后感(一)
《祭十二郎文》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自主欣赏”栏目下的第二篇文章。是韩愈在贞元十九年(803年)为悼念他的侄子韩老成而写的一篇“衔哀致诚”的祭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唱。”(清・吴楚才、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它被称为祭文中的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读《出师表》让我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实为诸葛亮为君尽忠的无奈誓言。《陈情表》中的李密进退两难、狼狈不堪之境,实让人同情。《陈情表》实为为亲尽孝的真实谎言。这两篇文章没有给我太多感动,也许有人会说“你是不忠不孝”,不过还好,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让我成了一个“友”人。这篇文章没有前两篇文章里或告诫、命令,或乞求、小心伺候的语气,而是神情恍惚、语无伦次、自言自语的絮叨,没有那么多对仗、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没有华丽的铺陈、曼妙的转身、巧妙的点睛、有力的收束,只有朴素的语言,用它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老百姓的悲戚忧惧。
韩愈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读完此文,我有许多感触。首先,叔侄间的骨肉亲情让我感动。作者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依靠哥哥嫂嫂抚养长大,幼小的韩愈与老成在孤苦伶仃中相依为命、情同手足,“未尝一日相离也”,彼此成了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顺风顺水中的亲情固然让人艳羡,但大风大浪中的相依更让我们动容。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作为“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他们,更明白双方对于彼此的意义所在。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文“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悔恨,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怎能不令人动容?
其次,听闻侄子突然病死的噩耗后,作者那种神情恍惚之态着实让我心痛。韩愈本以为他和侄子都还年轻,指望着将来生活稳定后,再接他来同住,多么美好的心愿。但世事无常,没想到韩老成会突然病死。闻此噩耗,作者压根不相信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因为不可能长者、衰者存全而少者、强者夭殁?那种意外、震惊之情不言而喻。作者连用三个“乎”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质疑的语气。由于惊疑、悲痛而神志恍惚,他感觉像是做梦一般,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仍然觉得老成之死的消息是误传,“非其真耶”。这种感情其实我们都能理解,至亲至爱的人毫无征兆地离去了,这是谁都无法接受的。然而,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得到了现实最无情的印证。天意难料,理不可推,韩愈这种强烈的不愿意相信、不能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情感表露无遗,此种恍惚之态让人心痛不已。
再者,文中宦海人生的感慨也让人嘘唏。韩愈十九岁来到京城谋生,二十五岁后在朝廷和地方任职,本想在汴州辅佐董丞相后,可以和侄子一家人团聚了。可是,第二年董丞相死了,他只能离开汴州。贞元十五年(799年)秋,韩愈“佐戎徐州”,可是贞元十六年五月,他又被迫离开徐州,四处飘荡“以求斗斛之禄”。政治上的起起落落、仕途上的坎坎坷坷,使他身心俱疲,这种宦海人生的深沉感慨让人嘘唏不已。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文章结束了,但作者彻骨钻心的悲痛却永无尽期,留给我的触动绵绵延续。我相信四处漂泊的韩愈时刻都在心底向侄子许下“团圆”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事业稳定、不再漂泊的那一天,可以尽享天伦之乐。但“天者诚难测”、“寿者不可知”,大家都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预料的“风云”,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老成走了,带着团聚的梦走了留给韩愈的是永无偿还的心情。
有一些人,有一些事,当他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无法体会他们的重要性。当我们能体会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走远。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所以,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悔于心。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二)
有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祭十二郎文》被称为是祭文的千古绝唱,影响深远,不管我们对此文的情感的评价如何,吟诵之下,都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悲从中生。
在学习《祭十二郎文》的时候,读了几遍都不能搞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知道是一篇有关祭祀的文章,就更加迷惑了,对于祭祀我更是不清楚,但是我感觉的到那是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情义,一份沉甸甸哀思!
《祭十二郎文》是用古文化运动提倡的朴素语言讲老百姓的故事,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谁也不知道老成之死打开了韩愈多少年的往事,也许是想用这些过往来祭奠老成,以表哀思。追忆一起走过的岁月,怀念叔侄深情。与现代葬礼中所应用的祭文有着很大的不同。祭文原本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则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逝者的密切关系,抒写无法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真挚情谊。
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为称颂逝者,而是在倾诉自己的哀悼之情,寄托哀思。强调了与作者与老成的骨肉亲情关系,虽为叔侄,但情同手足。老成先逝,子女尚幼,人丁稀少,在那个注重门庭家道时代,韩愈分外悲痛。老成之死让仅存的一点点希望失掉了一般。《祭十二郎文》并没有按照祭文的固定格式去写,而是一种自由化的写作形式,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痛,如同作者与逝者的对话,边诉边泣,陈述着悲痛、悔恨、自责之情,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通感的手法更容易使读者深刻体会、产生共鸣。
这篇祭文感情力量强烈,能深刻的感染读者,跟作者高超的用词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文是用散文语句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应运而生,感情真挚,长短不一,错落有序,朗朗上口。全文依照感情的需要,灵活的运用疑问、感叹、陈述等句式;反复、重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一种作者与逝者面对面谈话的形式,频繁使用“汝”、“你”等人称代词,比较亲切,似乎逝者能听到作者的声音,显得特别真切。全文形成了一种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气势和温馨感情氛围,使此文如同有了一支无形的手,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其实韩愈的这篇文章,韩愈的伤痛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现实,非常普遍,看似平常的道理:那就是不珍惜眼前拥有的人和事物,待逝去(逝去)之后才知道悔恨,抱怨。我们读到了韩愈的很多遗憾,很多愧疚,很多自责……其实很多人都会在一件事情过去之后或某个亲朋好友逝去之后,后悔莫及,悔不当初啊!所以啊,请不要忽视眼前的人和正在做的事,认真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把遗憾降低到最小。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三)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传统祭文的常规格式,一改以往祭文称颂死者的内容,而倾诉自己痛失至亲的真情实感,情之所至痛不欲生,使得这篇祭文格外感人,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文章共分为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收到侄子死讯时的惊诧悲痛,并联想起自己和侄子年幼时与嫂子相依为命的凄苦经历更觉得痛不欲生。在这里写出了两人幼年时同病相怜的悲惨经历。
第二部分些韩愈到京城后便与侄子两地分离,本以为都还年轻,日后相聚的日子还长,没想到竟然天人两隔了。他写道“我与汝俱年少,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言辞中充满对年少轻离别的悔恨之情,念及父兄早逝,自己身体早衰,却不料侄子先他而去,道不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同时也为自己性命将短暂的迹象感到忧虑。
第三部分,韩愈写出了侄子没有受到王兄的荫庇,感叹命运的不公但又无可阻挠不能改变。自己日益衰老,却不知能否把后代养育成人,“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感叹命运造化的无常和人力于天命之微弱,充满无助的哀愁。
第四部分回忆起侄子曾经说起病痛,但他却没能重视,而后悔莫及。追至侄子的死期都不能清楚明确,自己所能做的只有料理死者身后事,也唯有料理后事方能使他感到一丝丝的安慰。言语中充满追悔却不能弥补的遗憾。
最后一部分,作者自责对死者疏于照顾,使得抱憾终身,唯有养育后人成人才能使自己有活下去的动力,这一部分既是生者的遗憾又是对死者的告慰,“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一句也在告诫世人,要珍惜眼前拥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四)
因为自己看文言文的能力很有限,但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封祭文是一个什么内容,于是直接看了被人翻译过来的文字,读过了之后,唯一的感觉是很“震惊”!
作者很想把对亡者的思念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因为亡者已逝,而抒于笔端又是作者觉得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毕竟阴阳两隔。他开始回忆,回忆与亡者一起生活相处的岁月,在那过往的几十年中,有太多遗憾,有太多未能共同完成的事情,他总以为还有机会去弥补那些遗憾之事,可一切来的如此突然,让作者犹如感受着切肤一样的痛。
从共同经历的流离颠沛的生活,到彼此可以自食其力;从天真烂漫的童年,到而立之年的沧桑,作者在其中包含了对彼此共同相聚时光的渴望,及对未能完成这个想法的难过。似乎作者的思想中包含着忧郁的情绪,而带着这样的情绪去回味亡者及彼此一起时的情形,让作者更加无法面对亡者的离开,痛苦之余,他怀着对亡者的思念,寻觅着亡者遗留在世上的遗物,而亡者的孩子则是作者首先想到的,亡者未能将孩子抚养成人,于是作者便将所有的遗憾与错失,转而想弥补在孩子身上。
尽管作者知道亡者逝去的事实不能改变,但是依旧责难着自己,从亡者生病到最终的离开,作者都没能在身边,甚至连亡者入殓时都未能赶回。因为情真所以从文字上可以看出作者的写实手法,让读者看了都仿佛融入了意境,“不能抚摸你的遗体,不曾靠近你的棺材”可见作者内心的痛苦。亡者的离开让作者的人生从此改变,让作者重新审视自己!
在经历人生百态后,不惑之年的作者,已身心憔悴,有了告老还乡的打算,而亡者的儿女与自己的儿女都年岁还小,于是将孩子们培养成人就成为了作者唯一的心愿,也是作者对亡者的慰藉!从形影不离的生活到天各一方的岁月,尽管亡者已不能再相见,但是回到曾经一起生活的家乡,回到一起曾经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是作者唯一的生存想法。liluxue86.com
通篇文字写实感很强烈,通过这些文字,似乎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画面,在脑海里,在意识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可以如此的真挚,同时也感叹作者的敏感情怀。当彼此阴阳相隔之时,想说的,想做的都不会再有一丝机会,所以这也提醒我们活在世上的人,要珍惜彼此,珍惜身边的人,因为生活无常,人生无法预测。。。。。。。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五)
刚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没看题目,读完这段文章,不禁潸然泪下,天天看技术文章看多了,天天E文用的多了,感觉到这个社会的无聊,枯燥和乏味,感觉到自己和一台机器没什么两样。读到这段开头,“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实在不知,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韩愈前辈,居然是如此的凄凉身世,虽万乘之公相,又有何欢?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悲欢离合的故事,我们的韩愈前辈,虽然最后官拜监察御史,其经历也是这样的充满坎坷,整日里东奔西走,也不过是为了斗斛之禄而已。在想想我们现在的工作,也不过是为了一点工资而拚命的劳累奔作,养家糊口而已。几千年了,虽然制度几经变更,但是整个社会的本质却一点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不同的是,韩前辈为了天命之君,而我们则是为了资本家而已,名号变更,城头变换太阳旗,实质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韩前辈此时亦不过40,但已经是一个牙齿摇动的老人了,看来韩家的人比较短命,可能还真的有家族病的原因。天下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老年丧子,虽然12郎是韩前辈的侄子,但一同长大的背景,可能更像一个朋友或者儿子吧?以年老之人,给年轻的后辈送终,天下之不幸,亦不过如此了。
遥想父辈兄弟三人,大伯父年56过世,二伯父年52过世,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我这个家族也算是不长寿的了。父亲大人今年61周岁,兄弟姐妹6人在世者,唯父亲一人而已。虽有三子在膝,但能亲身奉养的,也只有大哥一人而已,二哥在沈阳,我在北京,实在是不能尽一点孝道,枉读了11年的圣贤书,却还是做了一个不孝之人。且以父亲61周岁的年纪,仍然坚持要去城里打工,实在是儿子们的悲哀吧?
早就想接父亲来北京一聚,可是怕以父亲的年纪,从南方到北京水土不服,而且城里紧张的工作氛围,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不认识人,讲话不通,虽然能够接过来,但实在怕父亲住在这里像做牢的感觉一样。但实在是应该请一段时间的假期,带父亲游玩一下这个北京城了。希望父亲的身体安康吧。
生活就是这样吧,有机会的时候,认为反正时间很长,也用不着着急,但其实人生一世,旦夕祸福,谁又能预料呢?
以父亲61周岁高龄,现在吃饭都已经有流涎的感觉,且已经耳背,如果旦夕之间有什么事情,岂不是我的一大憾事?如韩前辈一样,等到失去了亲人的时候再后悔,实在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韩前辈的文章实在是发于心,尽于情,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之情,娓娓道来,让人不觉动容,行文至此,小草亦不能胜其哀。
我认为,这么动情的文章,不能在课本里面读到,实在是我人生教育的一大缺憾。不过或许也有一定的道理,没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实在是难以读懂这篇文章吧?当年我读朱老先生的《背影》初读之亦觉平常,不见有何动容之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觉朱老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在用自己的心来描述的吧?
我也已年近3旬,未有子息,尚与父母遥望南北之雁,愈发觉得自己的不义不孝。今读到前辈的文章,虽前辈早已身殁,但文章犹在,虽相隔几千年,但犹能人共此情。
祭十二郎文读后感(六)
侠骨柔情是英雄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里,韩愈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他的卓异不仅仅体现在文采上,他的为人处事、政绩操守,都值得后人敬仰感佩。
以文章而论,他和柳宗元并列人“唐宋八大家”,同为唐末 “古文运动”的先驱,很早就被视为一代宗师;以政绩而论,他在京则力谏禁止佛骨入京,在外则爱民恤下,美名传倾于一方;以品行而论,他的清廉耿介、鞠躬尽瘁,在一言一行之中无不体现得明明白白。总之,韩愈给人的印象,就如他大部分的文章一样,端正,严肃,深沉。因此,对于他的文章,我从来都是持着一种理性的赞美,而不会有任何出于感性的欣赏―直到我读完这篇《祭十二郎文》。
原来出身于世家的韩愈竟然也会有如此曲折不幸的遭遇。善良的长嫂用慈母般的深情把4岁就失去母爱的韩愈抚养成人,韩愈对她的感情也充满了游子般的孺慕,一同长大的侄儿便成了实际上的手足。在后来的世事沧桑、宦海沉浮中,想必他对长嫂一家人充满了深情眷念,在他因为上疏谏止佛骨被贬滴潮州之际,十二郎的儿子韩湘干里迢迢地赶来护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为了百姓苍生敢于直犯天颜的铮铮铁骨,在亲人面前却禁不住柔肠百转,泪水清然。十二郎的逝世,使韩愈如折手足,肝肠寸断,一贯的端然严正、肃穆矜持,猛然之间被如潮的悲痛冲得无影无踪。
这字里行间的椎心泣血使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韩愈。是的,真的英雄皆是性情中人。
《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读后感
三篇必流泪的文章,我读了,也教了。总觉必流泪一句,太霸道。除非你不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也许是情不自禁动情了,也是许迫于压力故作悲伤。总之,不流泪,则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是为不忠、不孝、不友。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令人敬佩的,也有杜甫为之,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的事业未竟,总给人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每每读到五丈原禳灯之时便唏嘘不已,于是诸葛的《出师表》实为为君尽忠的无奈的誓言。
李密的进退两难,狼狈不堪之境,是让人同情的,但拿祖母刘说事,则是情急之后的最佳选择,其思路和打法与被打劫告饶并无两样,上有八十老母……,望英雄放我一马。李密的高明之处也在于占领了道德高地,举起孝之大旗,于是《陈情表》实为为亲尽孝的真实的谎言。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没有前两篇文章里或告诫、命令,或乞求、小心伺候的语气,而是神情恍惚,语无伦次,自言自语的絮叨,或者是握着死者的手,和他回忆曾经的往事,推测事发的原因以及商量后事的打算。这里也没有那么多对仗,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没有华丽的铺陈、曼妙的转身、巧妙地点睛、有力地收束,只是有古文运动提倡的朴素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老百姓的悲戚忧惧。
最后我也辨不清到底是老成之死打开了韩愈尘封多年的往事,还是韩愈想用这诸多的往事加深对老成之死的哀痛。总之,所有的事情在韩愈得到老成死讯之时,纷至沓来。
韩愈在痛定思痛之后决定从心开始,重头写起吧,按时间顺序来。
回忆曾经共同拥有的过去是对逝去的人和感情最好的祭奠,也是最沉痛的祭奠。
往往是往昔越美妙,伤痛越滴血。韩愈在回忆同老成一起走过的日子时,说实话,真无半点幸福可言,也许是祭文不应该有些许欢乐色调。
叙述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不仅韩愈个人身世悲苦,韩氏一门都是不幸的,江河日下,家族凋敝,两世一身,振兴无望。老成之死,让仅存的一点希望又失去了半点,剩下半点也未老先衰。何止其嫂言及此事时悲痛不已,韩愈每每想到此时也应是悲痛欲绝的。
承载着韩氏兴旺重任的叔侄二人,在韩愈进京赶考之前,一直形影不离,虽然常年处在颠沛流离之中,但困境中的相濡以沫,已经让两人名为叔侄,实为手足了。之后是四年一次的相见,这期间连如母的兄嫂也逝去。宦海沉浮、旅居京师让相聚,生而相养总是擦肩而过。
韩愈想,没有关系,反正我们还年轻,再给我一些时间,稳定之后,必定完成相聚的夙愿。然而理者不可推,寿者不可知。人生的无常让韩愈的计划变成了泡沫,老成之死宣告韩愈的计划彻底失败,只需一招,人生的计划满盘皆输,一子定乾坤,没有三局两胜的翻盘的机会,其后下的再精彩也已无意义。因为奋斗的根本已不存在了。
其实韩愈的伤痛再告诉我们一个很现实、最普遍,看似平常,实则人人都忽视的一个道理:不珍惜现实的拥有,逝去后悔莫及。于是我们读到了韩愈很多的抱憾,很多的自责,很多的内疚,不该求斗斛之禄,不应该忽视软脚病……于是很多人在此之后会有很多假设,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如果上天……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