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2016考研冲刺阶段又迎面而来了,然而,想要考上心仪的学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但出国留学网小编不得不提醒考生,计划不只是计划,要有得实践性才行,要靠谱不要虚谈。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考研冲刺计划,并提前祝大家考研顺利。
考研冲刺计划(一):考研英语冲刺计划
11月任务总述及目标:
1、完成2012-2015年真题“完型”部分的学习,掌握其中所有词汇、短语及语法点,重点突破词汇间的辨析及搭配关系;
2、研读2012-2015年真题“传统阅读理解”部分,认知所有词汇及相关表达,重点分析长难句,做到能准确翻译成汉语;
3、根据“新题型”解题技巧,演练2012-2015的新题型部分,总结自己的实战经验,以备考试之需;
4、实战翻译2012-2015年真题“翻译”部分,总结其中使用到的翻译技巧,掌握出现的词汇、固定表达,重点精析涉及到的语法现象;
5、总结在“完型”、“阅读”“翻译”“写作”部分遇到的生疏词汇及短语等表达,记录成册,形成自己独有的词汇学习资料;
6、11月月测考试,考查自己现阶段水平,参考老师对试卷的详细解析,及时查漏补缺重要考点;
7、完成翻译、阅读理解、新题型及写作部分的冲刺学习。
12月任务总述及目标:
1、复习之前学习过程中总结的词汇、短语、惯错的语法、句型,背诵总结好的各大专题的必考词汇、表达以及高分范文;
2、严格按照考试要求时间(下午2:00-5:00)三个小时,做至少三次模拟考试(挑选质量过关与真题难度接近的测试卷);
3、冲刺阶段模拟考试,准确评估自己水平;
4、完成考前写作题目的学习。
考研冲刺计划(二)
一、总结回顾,查缺补漏
复习计划也需要承上启上,下一阶段的计划离不开对上一阶段的反思和总结。不管上一阶段制定的复习计划是否已经顺利完成,你都需要回过头去再看看。如果有遗漏的地方,有什么没做到的,及时予以调整和弥补。
如果计划都完成,你最好还要跳出来看一看,评估一下自己,计划制定得是否合理,执行过程是否顺畅,当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经验教训等(liuxue86.com)。了解这些,一方面是善始善终,另一方面是为下一阶段计划的制定提供经验和指导。
二、结合当下,适时调整
明确了上一阶段的完成情况,接下来你就需要结合现实,好好考虑接下来的复习计划该怎么制定了。在这里尤其要提醒大家的是,计划制定要合理,不要脱离实际。在计划中途夭折的案例中,几乎有一半是由于目标制定得不切实际,压根完成不了,不得不放弃。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很多人都存有“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都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希望是好的,但必须建立在充分估量现实的基础上。
三、全面细化,注重落实
复习计划制定得再完善,如果不利于落实实施的话,终究也是一场空。这就需要你将计划尽量考虑得细致、周全,执行起来才能更便利。
但如果当初制定的只是大概,那么不妨在执行过程将之进一步细化,把任务具体到每一天,并且给自己定量,以确保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把计划落到实处。尤其是在当前考研冲刺阶段,时间的利用更是宝贵,最好确保每一分钟都用到刀刃上。
考研刚开始,速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靠谱”二字。哪怕只有一周、甚至一天的时间,只要利用得好,都有可能成功逆袭。因此,制定靠谱的复习计划吧,它会让你的考试成绩很靠谱!
考研冲刺计划(三)
一、系统规划三步走
考生应将最后的60天划分成三阶段来复习,这三阶段分别为从现在开始到十月底,从十月底到十一月底,从十二月初到考试前,以三轮的形式进行冲刺。
1. 从九月开始到十月底:
此阶段考生应将没有完成的真题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要留出最近三年的考研真题放在冲刺的最后一个阶段使用。考研英语在此阶段也不应停止词汇的记忆,应将掌握不熟练的词汇翻出来重新巩固,对各个题型保持以往进度即可,增加做题手感和语感。考研政治在此阶段应将重要的预测考点、考纲新增考点以及自己掌握不熟悉的知识点做最后的系统记忆,归纳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 十月底至十一月底:
此阶段考生要在总结之前真题的基础上,着手完成优质的预测题。虽然命题人会“反预测”,但是根据历年预测题的准确度来看,考研政治预测题的准确度还是有一些的,考生要本着不能过度依赖也不可过度轻视的心态。总之真题也好,预测题也罢,都是检测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十二月初至考试前:
临考阶段到了考生完成套题真题训练的关键时期,应本着“三·一”复习法的原则,所谓“三·一”复习法,就是指考生以三天为一个轮回,每天完成一套真题。以政治、英语、专业课的顺序,三门科目循环往复逐次进行。可以说在这个阶段考生掌握的知识以及答题的正确率已经基本定型,“三·一复习法”是为了在紧张的临考阶段里让每一门科目保持住做题的手感,同时寻找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在考场上下笔有神。
二、临考前注意事项
考生要注意,在最后的60天里切忌再熬夜学习,良好的身体才是顺利成功的最重要保障,有的考生冲刺阶段采取“暴走”模式,临考前身体累垮,功亏一篑。还要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态,并不是说完全的放松自己,而是要张弛有度,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今日事今日毕,每天都有成就感,才能以最佳状态进入最后冲刺。
通过最后60天备考时间的讲解,各位考生焦虑的心是不是有了追寻的方向?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没有任何彷徨和放弃的理由,努力加油备战最后60天,稳能成王!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考研冲刺计划(四)
冲刺模考阶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
阶段特点:近因效应明显,模考冲刺
阶段任务:查漏补缺,回顾知识框架
任务详解:
第一,知识复习工作
进入冲刺阶段,知识积累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一阶段要通过多次模考,对知识进行检验,并梳理知识框架,尽最大努力在考前消灭知识空白点。同时,越是临近考试近因效应也就越发明显,大家要抓住记忆最佳时期,疯狂记忆,尤其是英语作文、政治时事、专业课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而且,大家也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冲刺串讲班、模考押题班帮助自己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分,为考研锦上添花,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切忌过度依赖押题班,毕竟考研不仅需要名师辅导,更需要自己扎扎实实的刻苦学习。
第二,情报搜集工作
考生会在1月初迎来最紧张、最激动的时刻——考研初试。考试前,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其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以2015考研初试为例,考试顺序及时间安排:
1月4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月4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
1月5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
1月5日下午14︰00-17︰00 业务课二
1月6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考研冲刺计划(五)
一、放松心态
“最近状态时好时坏,自己一点紧张感都没有,背书背不进去就开始烦躁,然后就放纵自己。只有几十天时间了,除去各种乱七八糟事所占用的时间,真正能学习的天数没有多少了,怎么办怎么办!”一位考生如是说。考研“高原期”随着临考时间的到来,在此阶段每个考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成绩难有提高,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倍感焦虑与压力,易怒、烦躁,失眠、食欲不振,身体和心理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正所谓,良好心态,成功一半。分析考生高原期出现的原因,正是由于近一年的备考非常用心,强烈渴望成功。这也使得压力、疲惫与渴望胜利的心态同比增长,从而出现了这种情况。“无欲则刚”,用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态来备考,不去问能不能考上,但求做到无愧于心。用心努力过的人,就已经成功。
二、规划有序
这段时间公共课备考进入了全面提分阶段,在复习上必须做出详细的规划,稳扎稳打。中公考研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十月底至十一月底,对于英语科目,考生应将没有完成的真题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同时保质保量的以最快的速度将近十年的真题再完成一轮,温习巩固考纲词汇、考点在真题中是如何再现的,需要注意留出13、14、15年的考研真题,以便在冲刺的最后一个阶段,用最优质的考题来保持做题手感。在作文备考方面,牢固掌握闪光词汇、句型,多动笔完成文章写作,不要只停留于“看”上。同时也不能丢掉基础知识的复习工作,如考纲词汇的记忆等。对于政治科目,建议考生在此阶段消化吸收考纲中变动的考点部分,同时学习形势与政策中的重要时事政治,多看、多思,勤于动脑。
2、十二月初至考试前,建议考生以“三·一”复习法来规划复习内容,每天完成政治、英语、专业课科目中的一门套题,三天为一轮,以保持做题手感,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顺序和解题思路。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段时间市面上的政治模拟题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考生在购买时要擦亮眼睛,谨防低质量的题目耽误了备考时间。有了规划,心中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三、适当锻炼,疾病远离
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目前的备考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准备在备考的最后两个多月里开启“暴走”模式,但我们不提倡这样的备考方式,毕竟在临考阶段心理压力、学习压力骤增,如果再给身体施加超负荷压力,势必会有身体垮掉的危险,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旦病倒势必会耽误复习进度,打乱学习规划。因此大家在备考中要注意适当的锻炼和休息,学习累了,不妨打打羽毛球,出去散散步。远离疾病,才能以最好的身体状态投入学习。
四、友好相处,避免摩擦
“今天晚上和同学有些小摩擦,弄得我很不开心,影响我学习的心情。她老是耍小孩子脾气,特爱生气,真讨厌,烦躁。”一位考生如是说。的确,临考前和周边同学的人际关系、学习氛围也是很重要的,考生心情直接和备考效率挂钩。因此要学会和他人友好相处,巧妙解决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2016考研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敲响,考生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赢得胜利,在此阶段考生们要保持良好的 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考研这场战役中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