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
这是一次视频通话,一头是妈妈,在西班牙的浙江青田华侨;一头是儿子,6岁的西班牙籍小朋友陈宇洋,现在住在浙江青 田方山乡石前村的奶奶家。对于儿子来说,父母几乎变成屏幕那头的一个称谓,小宇洋甚至已不记得妈妈的名字了,在视频连线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6岁的小宇 洋注意力显然都只在QQ表情中的各个动画上,妈妈的话经常得不到孩子的回应。
据中新网报道,在浙江省著名的侨乡青田县,像陈宇洋这样的小朋友还有近2.3万人,由于父母都在海外打拼,孩子们从小被送回青田由老人照顾,网络视频聊天成为这些孩子和父母见面的主要机会。
两年前,小宇洋同妈妈有过一次难得的聚首,而爸爸从陈宇洋被送回青田时就再也没有见面。
“姑姑,我能叫你一声妈妈吗……”小宇洋的姑姑告诉记者,每一次听到孩子这样说,她都想哭。
由于欧债危机影响,宇洋的父母工作并不顺利,和宇洋视频聊天的频率一下少了许多。姑姑说,宇洋的妈妈也常为不能同孩子朝夕相处而伤心。
青田方山乡校的老师张小英告诉记者,方山乡校共有397名学生,学生年龄从五岁至十五岁不等,这里有七八成孩子的父 母都在海外打拼,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照顾这些孩子,而隔代教育往往只侧重于关心孩子的生活,许多孩子遇到事情无法和祖辈沟通,又找不到时机和父母倾诉,时 间一长造成一些孩子性格孤僻,冷漠。
“有些爷爷奶奶岁数大都很难照顾自己,更不要说照顾好这些处于发育期、青春期的孩子了。”张小英担忧地对记者说,每 逢父亲节、母亲节孩子就会倍感孤独。在课间里,一些孩子听说同学父母要从海外回乡看望他们,眼睛里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回家会问爷爷奶奶“妈妈什么时候 回来?”。
据了解,由于华侨“留守”子女人数较多,青田的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之家,为父母在海外的孩子提供心理指导,正确引导孩子情绪,弥补亲情的缺失。此外,方山乡校还提供亲情连线电脑,专供海外的家长与国内的孩子视频通话。
据方山乡校的校长介绍,学校主张老师与学生结对做“留守”孩子的“代理妈妈”,从情感方面更多地关怀他们,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留守”儿童心中对于父母概念的空缺。
《侨乡青田留守儿童超两万 老师“代理妈妈” - 华人 - 欧洲新闻》本文来源:(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