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已经落幕,明年的高考又传来“大变脸”的声音:录取标准将改为以学业水平考成绩、高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来作为录取标准。
“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的改变,让众多高中学生和家长在看到“曙光”的同时,也不免担忧起来:改变“单一”的录取标准后,就能更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吗?为避免一些可能的出现,那么其他各国“多元”评价学生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带着上述家长的问题,启德专业留学顾问在“穿越之旅”中专访了一些曾在当地参加高考的学生,从他们的故事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如何“综合考核”学生的借鉴。
澳洲高考:3个学期平时成绩、毕业考决定“升学命运”
去年刚参加完“南澳省高考”的Yan目前已经入读悉尼大学。她介绍,澳洲各省的高考制度都有所差异。不过大体的情况是,学生可从近40门课中来选择五门课,院校再根据学生这五门课的11年级(即中国高二)下学期及12年级(高三)全年的平时成绩以及高中毕业考试(类似中国的高中会考)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学生凭借这两个成绩的综合分数来申请大学。
Yan觉得,澳洲中学评定平时成绩会客观一些,不像在中国只是简单取各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而是用加权平均法算出平均分,以求更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某学生在以往的考试中成绩较差,而最后一次大考获得近乎满分,但这位学生最终得分也不会高,因为偶尔一次发挥好并不能改变整体评价,而对于平常有较好的稳定发挥的学生,即使一次期末成绩考得稍差,最后得分也不会很低。
英国高考:3门成绩、推荐信、简历、面试攻克“名校”
晓翔在国内读完高一后,赴英国读两年的A-LEVEL(类似于中国高中课程),后因成绩优异被牛津大学工程专业录取。
“与中国只可考一次的方式不同,英国高考可以选择重考。”据晓翔介绍,“英国大学录取主要参考A-LEVEL中三门选课的平均成绩。我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第一年选择四门课程,为了可从中选取“最高分”的三门成绩。等到第二年,我清楚自己哪三门课可获得最好成绩,就放弃了其中一门。每门课需要6个单元,由于是积分制,如果某门课程的前几个单元的成绩不理想,学生可以选择重考这些单元以获得更高的分。”
晓翔还说,英国的大学还会跟据推荐信(通常由导师所写)、个人简历、面试表现来作为录取标准。面试官通过面试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性格如何、是否有学术研究潜力等,这个环节对录取结果影响较大。
对晓翔来说,她成功的秘诀除了做好了包括礼仪、服饰等方面充分准备,还请不同导师为她进行模拟面试、锻炼反应和心态。这在国内基本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