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对中国人来说,在上个世纪末仍然是特殊阶级的特权。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假如在国外没有亲戚朋友能够代为大力奔走和支持,假如不是有位高权重的长辈作出有效和有力的指引,想把孩子送到外国留学,实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但到了21世纪之交,走出国门对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却已再也不是必须持有特殊才能或特权才可以实现的事了。在2000年的春天,就算在中国偏远地区的互联网上,人们都可以看到,有关出国留学的中介公司的招生广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人的家庭经济实力增强,愈来愈多的家长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国门,接受外国普遍来说比较灵活和先进的教育,增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因此,那些出国留学的广告效应便如水银泻地般,一下子让成千上万的家长立即把他们所有的资源动员起来了。刘磊,这位18岁的普通公务员子弟,就是把握了这个时机,乘着1999年出国留学高潮的第一波来到了法国。
要出国闯一闯
刘磊要出国的念头,其实也不是在中介公司出现之后才萌生的。与很多人一样,在少年时就曾经憧憬过,他的父亲就有同事曾经留学日本。他的想法是,不想钉在“中国”这个框架里头。假如在中国上大学,毕业然后工作,一生就只钉在一个方向上了。年轻的心总是想,有机会一定要出国闯一闯。
平时,在学习方面,家长倒没有施加过什么特别的压力。刘磊形容,自己的功课偶尔由于玩呀什么的没考好,顶多说两句,只要不做坏事,也肯定不会动辄得咎被打骂。父母知道儿子这次考不好,下一次会用功,对他也算信任。如今有机会出国升学,也可以说是把路打开。不过,父母向刘磊强调,到了外国,举目无亲,一切就必须靠他自已好好地去独立应付了。
法国招收留学生的消息,是从邻居处得到的。虽然本来他们的目的地不是法国——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但英国的学费太贵,美加太多人去挤了,成事的可能性很少。刘磊说,他在1998年看法国赢了世界杯,觉得法国也不错,既然他们给签证,自己又想出来,别的国家行不通,法国行得通,就得抓紧机会走着瞧了。
与中介公司接上头之后,刘磊的父亲还托几位法国人朋友,打听了一下这家中介公司所代办的,位于法国中南部的N城的学校情况,确认了学校的性质正如介绍,才放心花了几万元的积蓄为儿子报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