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花开,云卷云舒。2009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首2009年,我们感慨良多,这一年,2009年中国留学行业在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的双重夹击下逆风飞扬,各类留学人员总数首次超过20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一年,奥巴马访华带来十万留学生,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一年,全球高校争夺生源,外国高考落户中国;这一年日本“接收三十万留学生”计划正式启动,赴日留学更加方便;这一年公派留学首次纳入高考,考生可填留学志愿;这一年消费者协会联同留学机构推出"金诺计划",出国留学更加保险;这一年,《中国留学行业十年报告》隆重发布,为中国留学行业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慨当以慷,天高云淡。展望即将到来的2010年,眺望中国留学即将开始的未来十年,金吉列留学专家指出,中国留学在未来十年中将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育无国界”,全球学子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资源: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不同程度疲软,但也因此加快了各主要留学目的国的高等教育的无国界进程,为争夺中国生源,各国纷纷出台有利留学的政策,同时降低了签证门槛,各国高等学府的大门因此向中国学子敞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意识到,高考不再是成功人生的唯一途径,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表示,只要经济允许,都愿意将子女送到国外,享受发达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资源;
第二个特点是“校无大小”,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更加多元:未来十年,中国学子对留学国家的选择更加多元,学校选择更加多元,选择专业更加多元。这一改以往中国学生非大国不去,非名校不入,非热门专业不学的局面,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专家或前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学校,而不会一味从众,或好高骛远;
第三个特点是“学无长幼”,低龄化趋势更明显:近年来,出国读本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而这之前更多的中国学生则选择出国读研,此外,“小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中学生留学的情况增长很快,其比例比本科生的增幅还要快。此外,离开校园多年又负笈海外的学生比例同样增长很快。以上情形显然和现今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的大趋势相关,在一个知识型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如果说小留学生是为了赢在起跑线而留学,那么“适龄”留学生或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大留学生”则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选择留学的。金吉列留学专家指出,未来十年,育无国界、校无大小、学无长幼已成为中国留学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的主要特点。
1.育无国界,金融危机催化全球高等教育无国界进程
1)育无国界,全球高等教育资源供全球学子分享
2009年的《时代》周刊年度十大新闻的第一条是什么?答案是:“金融危机”。不知道这是否在你的意料之外,虽然金融危机已经在媒体的高频度曝光下变成了老生常谈。但它依然客观存在,并且危害不减。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金融危机几乎摧毁了它们的金融业、证劵投资,国际贸易,以及汽车和房地产;而发展中国家以出口贸易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样不堪其重,深受其害。不过,金融危机也并非只给人们带来了坏的一面,由于经济上的疲软,各国政府对知识经济的渴求再一次升温。因此,当金融危机为世界经济蒙上阴影时,也客观催化了各国高等教育无国界的进程,许多国家不惜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项“知识经济”的产品,供全球消费者选择,希望由此刺激本国经济的回暖、升温。以最大的留学目的国“美国”为例,其高等教育产业每年为近60万留学生服务,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美国带来120亿美元的直接收益;而老牌的留学目的国“英国”也是如此,高等教育出口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仅此一项每年为英国创造的价值超过500亿英镑,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航空和制药等传统寡头行业。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高等教育不仅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澳大利亚”作为近十年发展最为迅速的留学目的国,2009年国际教育业为其创造的财富高达140.2亿澳元,是仅次于煤炭和铁矿石的第三大出口贸易行业……也正是因为高等教育出口不但能为各国政府引进大量的人才,同时还能在短期产生巨大的利益,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开放了大学的校门,留学利好政策纷纷出台,各国使馆签证、学校录取的条件更加放宽,地域、语言、甚至是专业课成绩不再成为留学的的羁绊,目的就是为争夺国际生源。
我们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大学供全球学子分享的趋势愈加明显。中国学子也将在各国高等教育无国界的大趋势下,拥有更多海外留学的选择和成才机会。
2)“从低到高”以及“从慢到快”是育无国界的两大趋势
1.从低到高,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的学子倾向于到教育发达的国家深造
如果说各国政府希望创造外汇和招揽人才是高等教育无国界的外因,那么全球学子希望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则是促成高等教育无国界最重要的内因。因此,高等教育无国界的一大特点就是从低到高,学生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流向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比如,目前美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世界最领先水平,而印度和中国还处于成长阶段,因此,美国的国际生中,印度和中国的留学生比例分别占据了前两位。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渴求,是造成留学生从低到高的根本原因,正像中国的一句俗话所说的:人往高处走。这句话用在留学上,再恰当不过了。
2.从慢到快,GDP增速较慢的国家的学子倾向到GDP增速较快的国家留学深造
按照“从低到高”的观点,似乎还难以解释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来华留学的情况,但这恰恰是全球高等教育的另一特点“从慢到快”,所谓“从慢到快”是用来描述任意两个国家留学生的流动现象,即GDP增速较慢的国家的学子倾向到较快国家深造。比如中美两国留学生的情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美国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2.5%,2010年将增长2.5%,而中国的GDP在2009年则会增幅8.3%,2010年达到10.2%。通过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相对美国中国经济的增幅更快,因此,美国的留学生将在未来几年倾向于到中国留学。事实上也是如此,近年来,美国到中国的留学生逐年递增。2009年奥巴马访华期间,更是承诺4年内将美国留学生增加到10万人。
也就是说,GDP发展增幅较慢国家的学生倾向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留学,即使GDP增幅较慢的国家已拥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