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8月,我由上海大学资助,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访学。
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要想有所斩获,我认为集中精力进行专题研究非常重要。为此我选择了美国的新闻教育以及中美新闻教育的比较这个专题。我为自己确立的研究题目是《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的新范式及其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实证研究的方法。
密苏里的新闻教育是公认的代表了世界高水平的新闻教育,所以有不少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但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对当代密苏里新闻教育的研究就更欠缺一些,能够收集到的文献和通过一些数据库搜索的结果可以证明这一点。美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着领先水平。
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以及在与各种各样的美国人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人确实很友好、很文明、很真诚、很磊落。
但是,如果我们在敬重别人的文明和文化的时候,忘记、忽视甚至自我地矮化了我们自己,不仅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而会被别人看不起。所以无论是文明的比拼还是学术的交流,平等对话非常重要。
平等对话就是说我在倾听对方、学习对方、称赞或者否定对方的时候,也不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及我们自己的学术主张、学术创见。我在与诸多美国学者的对话、交流以及合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的原则,双向来往,互通有无,路子越走越宽。我不仅取得了期待中的收获,也获取了不少预算外的惊喜。
不少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知名教授成为了我的好朋友,一些人则成为可以长久合作的学术知己。相反,一些人一味地“仰望”对方的高峰,一直谦逊得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向美国学者“讨教”,没有自己的声音发出,结果是效果并不理想。
到达美国两个多月后,我就在北美8大报系之一、美国中部最大的中文报纸《圣路易新闻》报上发表了文章。后来该报社长、总编辑相继向我约稿,我又发表了两篇文章,证明了一个中国新闻学教授的水平,也让美国的新闻教育同行不敢小视。从那以后,一些美国的学者包括一些教授主动开始与我联系,也更加愿意花一些他们认为很宝贵的时间与来自中国的“Mr.L”谈新闻、谈学术、谈中国、谈美国等。我则借机礼貌地把我从国内带来的新作赠与他们,一方面加深他们对我、对中国学者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取得了更多与对方对话的机会,学知识、练英文、交朋友等,一举多得。
在访学的日子里,我有了比较多的自由时间,加之一直有一些媒体的情怀,所以总是时不时地写一些东西,围绕自己的访学过程,记录自己的感悟。半年的时间里,写了约60余篇文章。文章发表后,想不到竟然起到了同声相求的效果,一些美国教授和专家希望与我探讨一些中美共同关心的话题的写作等,不经意间促成了一桩合作。
《“打包”美国》这本计划中的书便是我们几位中美学者合作的成果之一。该书拟以一个中国学者对美国访学的经历和体验介绍、一个美国教授向外国学生介绍如何才能够尽快适应美国高校的学习以及如何与美国教授打交道和进行科研,一个美国英语教育专家介绍适用的美国习语和成语,以期帮助外国学生尽快提高语言交流能力,一个美国民俗研究专家介绍美国的禁忌、美国的民俗、美国的节日庆典、美国人的思维、习性等以帮助外国学生尽快融入美国社会等为内容,以求全方位地为计划到美国留学、访学的人提供全面的信息。令我欣慰的是,目前该书的创作,已经完成了计划中的65﹪。(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