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缅甸特派记者 于景浩
从缅甸中部的曼德勒市中心驱车向南行驶大约10公里,在一条尘土飞扬的乡村土路上颠簸了一刻钟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巴定枝镇满彬村的第二十二小学。
在这座完全没有围墙和操场的学校里,学生们正在两间由木头和草席搭建的校舍里上课,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旁正在施工中的新校舍。记者看到,新校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只剩下门窗和内部地面尚未完工。
满彬村村长多塔塔乌告诉记者,旧校舍已有80多年历史,新校舍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出资援建。新校舍共有6间教室,今年10月开始施工,预计明年1月将竣工。多塔塔乌说,村里有近800人,但只出过五六个大学生。“不少村民都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中国企业援建的校舍帮了村里的大忙”。
校长玛苏苏女士介绍说,碰到下雨天校舍会漏水,学校只好放假。目前,该校共有4位老师,有一年级到四年级107名学生。她对新校舍充满期待。她说,新校舍建成后,该校将是这一带最大的乡村小学,至少能容纳300名学生上课,届时周边一些村子的学生也将过来上学,学校已经向政府申请增加教师人数。
在较大的那间校舍内,一名老师正在教授缅文,在教室的另一端,另一位老师正教学生们朗读英语单词。课间,腼腆的四年级学生苏佳佳(音译)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中国,很想学汉语,但学校只开设英语一门外语课。另一名男孩则告诉记者,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这样就可以给很多人治病”。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引发了村民们欢乐的笑声。
中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社会经济专员办公室项目负责人张埜告诉记者,中石油在缅甸开展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二十二小学是该公司援建缅甸教育和医疗项目600万美元的一个缩影。该项目还将对缅甸卫生部19个卫生所进行援助建设。此外,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迄今为止共聘用缅籍员工2505人,超过项目参建总人数的50%。“这对提升当地人民的医疗、教育和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返回途中,记者偶遇开“摩的”的缅甸人吴乔敏,他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告诉记者,他的一个亲戚就在中国企业的工地上开车,收入很高,每月有300美元,还资助他买了摩托车。吴乔敏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他说:“中国人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因为他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本报曼德勒1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