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6运城中考平行志愿政策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运城中考平行志愿政策解读
普通高中设置平行志愿有哪些好处?
实行普通高中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范围,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增加了考生被投档的机会,提高了志愿的匹配性、录取的透明度及社会满意度;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示范高中生源爆满,而一部分一般普通高中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完成录取工作。
会不会出现孩子分数“压线”,但是没考上心仪志愿校的情况?
有可能。因为中考分数线不是提前产生的,学校不会“以分划人”,而是“以人定分”,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即为分数
线。如果志愿校在录取到这个分数时刚好录满了名额,这时候该校的分数线就是该生的分数,但是同分的后排学生就没法被录取
了,只能落到后续志愿了。
为什么孩子分数明明超过了该校分数线,却没有被录取;别人家孩子考得不如我家孩子,反而被录取了?
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原因就是出现了志愿填报重大失误。比如有两个孩子 A 和 B 都报考了某优质高中,该优质高中今年招生计划为 800 人,目前已录了 799名,只剩最后一个名额,A 考生投档分为640 分,排第 800 名,B 考生投档分为 639分,排第 801 名,这时会录取谁呢?依据录取原则 A 一定比 B 早进入检录,但这时候A 出现了严重的填报失误:把该优质高中填第二志愿,第一志愿填的是一所一般高中,这时候恰巧该一般高中没录满,那么 A 就被该一般高中录取了;这时候完成了 A 的录取进入 B 的检录流程,B 的第一志愿就是该优质高中,那么 B 就被该优质高中录取了,最后公布分数线的时候,该优质高中的分数线就是 B 的投档分数,于是就出现了 A 的分数比 B 高,超过了该优质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却没有考上该优质高中的情况。
但家长也无需过多担心,因为这同时也说明了:只要您和孩子不出现“高低窜报”的重大失误,就一定不会被“低分翻盘”的;并且,只要您孩子多考半分,就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检录优先权。
填报普通高中平行志愿有哪些技巧?
1. 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合理搭配的原则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高中学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高中学校。可以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较高的高中学校,同时也需要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适中或较低的高中学校。一旦分数较高的高中学校投不出去,还有分数适中、较低的高中学校过渡、保底,形成有效梯度。
2.虽然是平行志愿,但就每个考生来说,志愿的前后顺序很重要,对于考生所填报的N 个平行志愿高中,无论考生符合几所高中的投档条件,按照投档原则,只能投到符合条件且排序在前的一所志愿高中,不能再投到其它志愿高中。所以一定要将自己最心仪的,同时也可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高中学校排列在平行志愿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
概括来说就是:考生与考生之间不存在第一个和第N 个志愿之间的区别,但对考生本人来说,志愿的前后顺序非常重要。
3.考生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尽量多报志愿,争取被理想的学校所录取,切忌只报一个志愿。但考生及家长也要注意,不准备上的学校就不要填报,若按所报志愿录取后,不去报到入学,将被取消今年的录取资格。
实行普通高中平行志愿模式后,还存在哪些常见风险?
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情况,请考生认真加以防范:
1.学校志愿选择过高的风险。
考生对自已成绩估计过于乐观,致使学校志愿整体选择过高,搭配不科学,没有合理梯度,这样就存在考生所填报的多所普通高中志愿全部落空的风险。
2.学校志愿顺序排列不科学的风险。
考生没有把自已最心仪的学校放到所报平行志愿的前边,致使考生被自己不太喜欢却排序在前的普通高中录取,失去了到理想中学上学的机会。
3.学校志愿填报过少的风险。
个别考生对自已的成绩估计过高,非某高中不上,所以只填报了一所或两所优质高中学校,一旦达不到所填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很有可能造成当年无普通高中可上的窘境。所以说考生要珍惜每个填报机会,尽可能地多填报几个高中志愿。
4. 贫困县户籍考生填报非本县普通高中学校及职业高中志愿,失去三年后高考报考“专项生”计划的资格。
5.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一次性下达,没有择校生计划。考生志愿填报失误将可能陷入无普通高中可上的窘境。
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为什么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早完成网上填报志愿操作?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早完成网上填报志愿操作,尽量不要在截止时间临近时“确认提交”志愿,以避免网络即时访问量增大,导致网络出现不流畅、运行缓慢、拥塞等问题影响自已顺利提交网上所填报志愿。甚至偶遇当地突发停电、网络故障等不可预知的情况,给自已造成无法按时提交网上填报志愿的严重后果。
考生在填报志愿期间如果忘记密码怎么办?
考生在填报志愿期间如果忘记密码,必须由考生本人持准考证、身份证件到所在县(市、区)招考中心重置密码。
2016年中考结束后您可能还会关注: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