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本科生 朱洁
《碟中谍4》有高超的特技效果和惊险刺激的情节安排。
现在是一个90后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代。爱闯爱写的大一学生朱洁,飘洋过海到英国,成为这留学军团中的一员,向大家讲述逐渐展开的新生活。—编者
《碟中谍4》与《Don 2》:好莱坞与宝莱坞之争
宝莱坞大片《碟中谍4》隆重上映,阿汤哥的帅特工伊森·亨特卷土重来。
作为一个90后,看到《碟中谍》的第一、第二部还是在懵懂幼年。20世纪末,这类成功塑造英雄个人传奇的动作大片几乎完全由欧美主导。《碟中谍》有着高超的特技效果和惊险刺激的情节安排,又洗去007系列因创作年代久远而沾染上的强烈政治意味,为冷战结束十周年的谍战动作片场注入一股年轻、清新的气息。
然而又一个十年过去,《碟中谍》系列似乎也渐显疲态。尽管情节依然紧张、主角依然帅气,但在格局和立意上鲜有突破。随着非欧美制作打入市场,如今同类型动作大片,早已不完全是好莱坞的天下。
2011年圣诞前,《碟中谍4》与宝莱坞动作大片《Don 2》全球同月上映。后者的主角是有印度汤姆克鲁斯之称的沙鲁克汗,大有与真正的阿汤哥同台竞技之意。
《Don》系列塑造了一个心狠手辣又有极强个人魅力的黑道大哥Don。在第一部里,他以令观众拍案叫绝的方法主宰了亚洲地下世界,在新上映的第二部里,转战德国瑞士,又以种种惊人伎俩将欧洲的黑势力玩弄于鼓掌之间。
电影的象征意味似乎很明显:宝莱坞制作进军西方世界,希望从亚洲之王上升到世界之王。
《Don》系列塑造了一个心狠手辣又有极强个人魅力的黑道大哥Don。
最近为宝莱坞电影倾倒的我早早地订了《Don 2》的票,在ODEON影院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这部宝莱坞片子拥有全部好莱坞Blockbuster的元素:帅哥主角有美女环绕,不断变换发型衣服墨镜耍酷,对财富巧取豪夺,对常规规则巧妙打破,对尔虞我诈心领神会,玩转赌场、银行、飙车赛,徘徊在正邪之间,常胜于危机边缘。
非常客观地说,观众也能清楚地在片子里找到《碟中谍》系列的影子。比如男主角的发型打扮,比如闯过银行金库层层安保的手段,乃至主题曲的风格。模仿,似乎是宝莱坞大片进军欧美片场的无奈之举。以印度本土群众为主要观众的片子,往往毫无好莱坞元素,只以传统印度风格取胜,也是十分精彩。然而要打入好莱坞主导的西方市场,一定程度上的模仿,和对西方文化的吸纳,是外来的后起之秀不得不为的妥协。光宝莱坞这个头衔,就有依附好莱坞之嫌。
然而,这些片子往往能超越模仿,胜过它们所借鉴的作品。在每个模仿的方面都精益求精,同时依然传达印度风情,如歌舞语言等。多元之余,不显荒谬杂乱,其实很难做到。《我的名字叫可汗》中可以看到《雨人》的影子,感人程度却丝毫不打折扣,且立意深刻、紧跟时代发展。《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借着《变形金刚》打响的机器人概念,却更进一步,触摸人性、科技的禁忌,让人在哭笑之间深深反思。《再生缘》有《歌剧魅影》的场面和《哈姆雷特》的剧中剧,却以东方的生死轮回作为主线,将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种种模仿都绝不落俗套,因为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模仿不过是让世界开始接受新影视势力的必要步骤,最终的目标是超越,是立足于世界顶端。现今的宝莱坞,电影的数量已经完胜好莱坞,很多大片的质量也绝对可以与之媲美。
对西方先进之处的模仿与本土文化精髓的细腻融合,让印度现代影片显得极其丰富多元。百花争鸣、全面前进,正是印度这个后殖民大国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Don 2》使用了3D技术,身兼制片人一职的主角沙鲁克汗在接受BBC Tom Brook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表示接受3D是紧跟最新电影技术步伐的必要之举。与此同时,拍摄《碟4》的美国著名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则表示对3D电影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看上去宝莱坞正在努力地吸取西方电影的每个优秀之处并力求超越,等到后者黔驴技穷的一天,就是两坞平起平坐之日。
《金陵十三钗》:异军突起的中国大手笔
让我更加高兴的是,这个圣诞档,在好莱坞与宝莱坞的争锋之间,一部非常好的中国电影异军突起,吸引了国际目光。
《金陵十三钗》也是一部相当国际化的片子。
一场惨无人道的屠城之战,让各种来路不同的小人物在同一个命运的路口汇聚,人生之路被无情扭转。殡葬师原本贪财好酒,在与他无关的战争中只会抖动着一块写着我是美国人,不是士兵的破布乞命;当他最终挥动教会大旗严拒日军兽行,开着卡车将女孩们救出南京城时,真正成为了拯救人命与灵魂的神父了罢?秦淮河女人们一直用无情无义的脂粉面具遮挡着千疮百孔的心;当她们最终决心舍生取义、反转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千古骂名时,便重新拥有了少女的高贵纯洁了罢?出生于富贵小康之家的女学生们原本单纯无知、清高自傲;当她们明白战争里女人身体的脆弱和精神的强大时,也懂得反省自我、洞悉世事的重要了罢?中国军人们处于缺乏武器和战略安排的必败局面之中;当他们用个人的智勇忠贞和一腔热血抵挡敌军时,想必是最强大的男子汉罢?陈乔治原本是被遗弃的孤儿、在教堂做最低等事务的小伙计;当他男扮女装、完成养父遗愿时,想必拥有了天使般的力量了罢?沦为日军翻译的孟先生冒险带来修卡车工具;最后虽然避不开惨死之命,但在死前没有看到女儿走向毁灭时,心里也有一丝慰藉罢?
没有过于绚丽的自然景观,偶尔闪现的亮丽旗袍,最后也因换成了棉布蓝衫而美丽—战火硝烟中唯有人性的光辉是最壮丽的色彩。没有过分宏大的音乐,偶尔的琵琶曲儿和小提琴柔柔地点缀其间,犹如涓涓细流在巨石缝间残喘—悲情时刻的沉默和死寂更加真实。
当影片制作班子的注意力从外在的宏大转移到小处的细腻中时,各种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就格外打动人心:英格曼教父的相片、教堂的大红十字旗、玉墨的回到十三岁,这些都是不用花重金就造就的点睛之笔。
同时,这也是一部相当国际化的片子。片中不通的语言和相互的理解反映了种种文化差异与人性的共通之处;旗袍与女学生服、琵琶与教堂唱诗与最后的角色对换反映了战争中对立的女性阶级逐渐产生的大友谊。制作班子也是相当的多元:美国著名演员出演男主角、美国华人作家的小说原作、两岸三地和日本的各种技术指导、美国顶尖小提琴家Joshua Bell演奏的配乐……
有趣之处是,正如《碟中谍》对《Don》的影响一样,《金陵十三钗》中也偶能看出西方大片《辛德勒的名单》的掠影:音乐、色调、剧情,尤其是那段刽子手弹琴的片段,经典的强烈反差,让观众感到寒冷沿着脊背蔓延上来。二战间德国纳粹在西方惨无人道的屠杀已被斯皮尔伯格的鸿篇巨制刻画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东方在二战中惨受的荼毒也终于被反映出来,而且镜头从一个精巧的、带有女性气息的角度看去,饱含柔韧的东方风情,又隐隐有大手笔之风。
作为南京人,我对那一段历史素有锥心之痛,但是为战争之后终于能产生这样的作品感到荣幸。
愈演愈烈的反美国化的趋势?
美国化(Americanization)是全球瞩目的一个现象,在文化层面有两个人们津津乐道的方面,一是好莱坞作品的全球渗透,二是麦当劳快餐概念的普及(McDonaldization)。现在看来,反美国化的趋势,似乎已有不可抑制之势。宝莱坞影星在欧美取景引得万人空巷,中国影片开始冲击奥斯卡。华人餐馆和印巴饭店,在伦敦、纽约等西方大都市也是俯仰皆是。亚洲文化的反渗透和在全球的风靡,似乎正随着亚洲经济共同崛起腾飞。
细细看去,我们的中华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中,现状如何、前景如何呢?中国的菜,风靡程度毫无疑问绝不在印度菜之下。可是电影、文学这些更直接触碰文化、审问人心的呢?或许还差着一截。艺术文学与饮食不同,直接是思想而非手艺的结晶,要有自由的春风,才能在千年文化的沃土之上,有百花齐放的盛景。中国几位大牌导演都有过败笔,《夜宴》、《无极》、《黄金甲》等在许多人看来都是迷失在古典历史与西方元素间的失败尝试。《金陵十三钗》在我看来是罕见的好作品,直面历史、贯通中西、触动人心。可是能否好片迭出,还要拭目以待。
宝莱坞的成功在前,中国导演演员必然也不甘落后。中国电影全方位逼近好莱坞和宝莱坞水准显然还要假以时日,但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见到世界各国的年轻人争着看中国影视作品,就如我们现在周周追美剧一样;大家争着学中文,不仅仅只是为了去赚中国人的钱,也是为了去品评中国人锐利和大气的思想。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