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两种爱国主义
最近,最热的话题无疑是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了。很多观众表示,《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让人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有论者认为,纪录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更是“传统的味道”。而对中国传统美食的挖掘,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也有论者认为,“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我们应该“吃就是吃,无须跟爱国挂上钩,无须给我们的口舌快感强加上一个妩媚却沉重的价值符号,从吃中总结出宏大叙事,去无限地拔高《舌尖上的中国》”。
其实,任何优秀的纪录片都绝不仅仅是对事务的原生态记录,相反,它们除了用最现实的手法去拍摄与记录影像之外,一定同时又是在讲一个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故事。于是,当我们把《舌尖上的中国》简单地理解为一部“吃货”手册,肯定有过分简单化之嫌,但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等等惯常标签贴上去的时候,或许又有过度诠释与意识形态化之疑。
所以,在对“传统的味道”所体现的“文化中国”认同的同时,在对“问题中国”的批评中,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监督驯服公共权力,从而发现什么样的爱国形式才是现时中国社会最需要的爱国主义。
首先,究竟什么是传统?最简单地说,只要是能够代代相传,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人、事、物,都可以被笼统地认为是传统。德国思想家曼海姆认为,当一个人看到旧事物的时候,他的内心如果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那么,这个人往往就是一位传统主义者。所以,对中国各地、各民族具有原生态的质朴美食产生天然的好感,就不仅是因为我们对食物的本能反应,更是对一种文化传统的自然贴近。
但这种本能的“传统主义”,是否就是我们所尊崇的“保守主义”?传统主义仅仅只是一种个体的应激性反应,而应激性往往都是很随意的。只有当政治因素渗透进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的阶级繁衍生长出来的时候,传统主义才会成功地进化为保守主义。也就是说,公民在不断的权利博弈中培养出的权利信仰,或许已经构成了政治保守主义成长的基石。
拿频繁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来举例,消费者通过公民的个体揭发与媒体曝光,逐渐知道了身边存在的严重问题,于是,在舆论的施压下,政府会不断地出台相应法规政策并对违法者施以严惩。不错,即使一次次曝光让很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近乎绝望,但总还是有更多的消费者向主管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表达愤怒,呼吁改革。这主要是因为,在消费者的权利意识里,通过自己的积极反抗,公权机关忌惮于更高权力的追查,必然要对相关问题予以回应。
这样,在法律条例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光芒照耀里,在周遭即使成本较大,但最后毕竟在成功的维权案例指引下,权利与权力之间反复而持久的博弈过程,就是一个公民权利意识持续萌发,政府公权逐渐自我克制的伟大传统的形成过程。
于是,通过拍摄美食,让“吃货”们在想念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的同时,更让他们深深地体味到中国文化的“传统味道”。
所以,如果说各种美味萦绕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经典的传统主义式爱国,那么,当前媒体不吝版面地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揭露,公众对政府施压,政府予以积极回应的整个过程,则是一种典型的保守主义式爱国。如果说舌尖上的“文化中国”勾连起我们对既有文化传统的深切爱意,舌尖上的“政治中国”则去束缚政府公权力的扩张,暗示公民私权利的成长,带领公众超越极端民族主义的狭隘,达到理性爱国主义的真谛。
中国青年报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