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教学设计

【 liuxue86.com - 教案范文 】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方面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有如下的表述:“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观察、感受、思考是写好作文的必要的积累与条件,而用最恰当的语言与形式传达自己的所得则属于“技巧”方面的范畴。

  教材“表达与交流”的编选采用的“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的体例,其优点是就某一话题训练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能使教与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目标更具体,用顾之川的话说是“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能克服“纯技术性训练”;不足在于容易造成教与学上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象。怎样让教与学收到举一反三、联砖石成大厦的效果,无疑是对教师执教能力的一大考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是第一、二模块关于记叙类文章系列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说,教材编写者的设想是好的,尽管这是一个比较侧重于“怎么写”的问题,但因为结合了“园丁赞歌”这一话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得当的话,是能够引领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相关的写作能力的。但问题是,教材在编写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1、教材混淆了“视角”与“角度”的概念。一般而言,视角指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而“角度”指的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就记叙文而言其目的是更好的表人物的特点或突显事件的启发意义。采用第几人称属于写作“视角”的范畴(有无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学术界尚有争议)。即便把“角度”宽而泛之,人称的选择也只是“角度”的子集而不是全部。

  2、尽管教材也明确“在记叙人物、时间时,由于对象不同,表达的重点不同,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但所有示例及练习均是写人的,给学生的错觉是只有写人的文章才有“角度的选择”问题。记叙类文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纪实类的、虚构类的,前者如记叙类散文,后者如小说。不管哪一类,写作的时候都要考虑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3、《教师用书》所举的三个例文中有两个是不规范的“谬例”:书信是应用文,都得用第二人称;其与《假如我是老师》二者都不是记叙文,当然也就谈不上“视角”的选择问题。

  鉴于如上种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对教材的“究谬”);二,针对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学生分析】

  《教师用书》关于“编写意图”的两句话其实也正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与学习实际:“提到写老师,有人会觉得不够新鲜,缺少难度”,“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记叙的人称”。其实“这个题目可易可难、可浅可深,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会对老师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不同时代的老师会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是常写常新。”“这次作文让学生认识记叙可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如何实现此目的,针对学生心理,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必由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的角度”的相关内容,如何谓“记叙的角度”,不同“角度”的表达效果与作用等等。

  2、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最佳的记叙角度,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教学目标1、2;

  2、难点:

  教学目标2

  【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

  ⑴ 学生自读教材,获得对“记叙角度”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

  ⑵ 印发例文:《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采用第二人称写法,《夫子素描》从较新的切入点写老师。要求学生对这两篇习作做较具体的评价。

  2、情境营造:两篇例文与绝大多数同学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明显不同,能调动他们评点的兴趣。

  探究研讨:相关知识与能力是在对习作的评析、研讨过程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获得的。课堂教学应力求体现活跃、高参与率、高效率的特点。

  教师点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适时的“点睛”是其引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给大家印发了两篇写老师的习作,请同学就这两篇文章或其中的某一篇做个评价,比如你认为成功的地方或需要改进之处,比如这两篇习作与你以前写老师的习作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可能有如下几种答案:

  1、《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语言生动,富抒情性;《夫子素描》语言活泼、有幽默感。

  2、《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来写,好像与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很强的抒情效果。

  3、《夫子素描》写出了老师的个性,让人感觉这是个活生生的有亲切感的老师。

  4、两篇文章都写了很多细节。

  其他。

  教师总结:

  这两篇习作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两点大家应该注意:一是人称的变化,这在写作学上称为“视角”,《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用第二人称,不仅便于赞颂,也更便于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二是切入点的选择,《夫子素描》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写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语文教师。

  二、深入探讨

  1、视角与切入点:

  ⑴ 关于“视角”:

  ① 同学从书中找出教材对“视角”的解释并谈自己的理解。

  (教材过于简单化,此问目的是让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清晰的了解)

  教师补充并明确:

  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

  ② 各种人称的效果分析:

  a、如果把《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一文中的“你”都改成“他”,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这篇习作中的“你”也可以换成“他”。但换后在抒情效果上可能要打些折扣。而一般意义上的第三人称的记叙。指的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即文中不出现“我”),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很多小说就采用这种视角。教材中把这种视角成为“全知视角”。采用这种视角记叙的好处什么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积累谈谈。

  (教材对此有明确表述)

  b、写老师能否用“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来写可收到怎样的效果?

  试写一段文字:完成课后练习题一或练习题三。

  交流讨论后明确: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其实刚才的两个片段练习已经有了文学创作的意味,这需要大家合理想象,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才能写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写作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途径。

  三种视角谈不上孰优孰劣,运用得当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即是最佳选择。

  ⑵ 关于“切入点”:

  教师:“切入点”即狭义的角度,教材在这点上混淆了视角与角度这两个概念。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就像摄影,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可仰拍……选准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术效果的照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切入的角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请同学具体谈《夫子素描》在“记叙角度的选择”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答案:

  ① 选择夫子最与众不同的细节,突出夫子的与众不同。

  ② 选择夫子作为教师最平凡最普通的一面,

  ③ 避开了思维定势,没有写成“优秀教师风采录”。

  其他。

  教师总结明确:

  选择“切入点”的基本原则:新,奇,小、深。做到这几点,就能写出立意新颖深刻、个性鲜明的佳作。请同学想一想,要写出老师的个性,还有那些“角度”或“切入点”可供选择?

  2、例题演练:课后练习五。

  此练习视课堂具体情况而定(如时间不允许就留作课下作业)。

  三、小结

  视角的选择更多的体现了写作技巧方面的要求,但绝不能忽略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方面的制约;而切入点的确定则更多地体现了观察、思考方面的深度与敏锐度,其中也有技巧方面的影子。写文章只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写出美文,才能出精品,

  【板书】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视角:人称

  “角度” 形式内容的统一

  (广义)

  切入点:着眼点

  【精彩片断实录】

  师: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

  请大家谈谈《夫子素描》这片习作在“角度”的选择上有哪些大家原来忽略的地方呢?

  生:这个老师好,亲切,不讨厌。

  师:哦,具体说说。

  生:原来写老师,写父母,我们好像陷入了一种圈套中,就是必须要歌颂,要拔高,把老师写得跟神仙一样,不食人间烟火。

  生:这个夫子老师就是个很普通的小人物,但我们就喜欢这样的老师。

  师:你们说的实际是如何摆脱“思维定势”的问题。人都是有惰性的,习惯了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生活、学习、写作都陷入其中,多么让人讨厌。要想创新,必须打破思维定势。

  生:可是那样写是不是有危险啊?

  师:什么危险?

  生:得不了高分。我们初中老师告诉我们写作文千万别搞特殊。

  师:你是对老师的评判能力及打分水平有怀疑。我是这样的老师吗?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喜欢这样人云亦云地写作文吗?

  哪个同学接着说?

  生:这篇作文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好像写的都是小事琐事,比如年龄问题、口头禅,就没写老师怎么勤奋、怎么关心学生之类的事。

  师:这样写好不好呢?

  生:当然好。这样写是不是对老师不够尊重啊?

  师:有不尊重吗?……你来。

  生:我觉得作者是很佩服夫子的。他有点正话反说,明贬实褒。比如写夫子“爱吹牛”,实际上是写夫子老师的写作才能的。

  师:所以,没必要仰视;更不要写些空话套话。关键是习作者抓住了夫子老师的一些最能表现夫子特点的细节,这样的角度很小,也很新。

  我觉得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有鲜明个性的人,人是立体的有多种角色,大家眼中的老师其实是作为教师这一角色的表现。大家想一想,写老师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

  生:可以写老师的眼睛。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生:还可以写老师的手。

  生:可以写老师的记心与忘心,比如“我的老师忘心大”。

  生:写孩子眼中的妈妈,写老师的孩子对妈妈的看法。

  师:你这是侧面迂回战术。

  生:写老师的衣着。

  师:具体说说

  生:写老师很会打扮,很爱美,每天总让我们感受到青春活力。

  师:不像我,总是老气横秋。(生笑)当然,不止写老师,写父母,写同学,写邻居,都要注意角度的选择。同样,写一件事也有个切入点的选择确定的问题。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那就出个题目吧。……

  【教学感言】

  一、教师要具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的高要求。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如此,表达与交流的教学亦如此。教材编写更多地体现了以人(生)为本的宗旨,给学习者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如何引领学生进入这个空间并在里面驰骋自如,我想首先教师应该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习惯了照本宣科,习惯了依赖《教师用书》,习惯了唯书本马首是瞻,是很难适应新课改的形势的。

  开发课程资源,教师应练好四门功夫:思考、质疑、博览、融合。关于记叙的视角与角度问题,我翻阅了好几本写作教材,请教了南开大学徐江先生,最后综合出我在板书中所呈现的“知识体系”。尽管还不够完美,但相比教材而言,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二、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提倡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这是中的之言。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预设要做到合理、科学,前提是对学生实际学情的准确定位,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与构成这些环节的具体问题应该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及教育学规律。预设的问题应该指向清晰,有较大的思考与回答维度。以此标准衡量,导入开始的让学生评价两篇习作,问题问得有些笼统,结果学生回答各式各样,及时调整提问,课堂才回到轨道上来。

  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备课时预料不到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回答游离于问题之外,学生的提问“出于意料”,如何应对这些使课堂教学顺畅前行,这其实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比如有学生对《夫子素描》一文的评价时提出了“对老师是否不够尊重”的问题,这是超出我“预料”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得出了“明贬实褒”的答案。这样的课堂“生成”,其实是语文教师的极致之一。

  三、对教师“引导者”含义的理解

  现在有一种误解,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要尽量少讲。这种观点是针对注入式的呆板教学方式提出来的,是很前瞻性的理论。但有的老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上课不敢“讲”了,该讲的时候也不讲了,整堂课教师起到的是主持人的作用,只是一个劲地鼓励,或者调动一个又一个学生发言“参与”,教师“引导者”的作用消失了。我历来主张,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只是个“主持人”,还应该有“最终裁度”的作用。不错,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探究铺台阶搭梯子,但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点睛”的时候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地讲。比如关于记叙的视角与角度的关系问题学生是不可能自己搞明白的,教师应该且必须“讲清楚”,这节课我的讲所以所以多了些,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教案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教案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005009.html
延伸阅读
看着这本著作,你打算怎么去给同学们介绍呢它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雷雨教案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雷雨教案范本(一)◆案例构想《雷雨》(节选)系全日制高中语
2020-04-30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不少老师都会准备好一份教案,那么语文教案可以如何设计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语文教案
2019-12-12
 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编辑的斑羚飞渡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启示,有所帮助。《斑羚飞渡》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2018-10-01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编辑的《论语》十则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启示,有所帮助。《论语
2018-10-01
蟋蟀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五年上蟋蟀的住宅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2018-09-21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鸟的天堂》教学设
2018-09-20
火烧云是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如何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火烧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火烧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
2018-09-20
社戏:指旧时某些地区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编辑的社戏学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启示,有所帮助。【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
2018-10-01
在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展感恩母亲节的主题班会,通过授课让学生明白母亲节背后的故事,这样才更有意义。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
2020-05-07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在母亲节将要来临之际,组织一次母亲节相关的主题班会很有必要。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母亲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