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考研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考研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传统的智力理论?( )
A.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B.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C.瑟斯顿的群因素轮 D.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2.用“1”代表语文,当完成语文推理时,用G+S1来表示这个过程的智力使用状况,这是哪一个智力理论的观点( )
A.群因素论 B.流体、晶体智力理论 C.智力三维结构模式 D.二因素论
3.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 )
A.流体、晶体、固体
B.操作、内容、产物
C.普遍、一般、特殊
D.记忆、思维、评价
4.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
A.瑟斯顿 B.吉尔福特 C.加德纳 D.卡特尔
5.下面哪一种是晶体智力( )
A.记性超强 B.反应敏捷 C.博学多才 D.思维敏锐
6.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年龄增长,流体智力越来越高
B.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智力越来越高
C.年纪越轻,流体智力越低
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都与年龄无必然关系
7.“老谋深算”指的是( )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普遍智力 D.特殊智力
8.当今流行的IQ测验是 影响的结果。( )
A.多元智力理论 B.成功智力理论 C.传统智力理论 D.三元智力理论
9.多元智力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
A.斯特伯格 B.加涅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10.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以下哪种智力?( )
A.语言 B.匹配 C.人际关系 D.音乐
11.成功智力理论是由 提出的?( )
A.斯皮尔伯格 B.斯滕伯格 C.加德纳 D.麦克利兰
12.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13.如果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固定的程序,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属于( )
A.爬山法 B.类比法 C.启发式 D.算法式
14.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也越好
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
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
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
15.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16.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7.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这是( )
A.原型启发 B.酝酿效应 C.近因效应 D.宽大效应
18.以下属于酝酿效应的例子的是( )
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
B.想了好久的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过一会突然有了解答
C.看到别人的办法不错也跟着用
D.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19.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B.《四书集注》
C.《哈里波特》中文译文 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
2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21. 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法”,以下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
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抢答 D.“胡说八道”
22.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模拟法 B.设问探究法 C.移植法 D.列举法
二、简答题
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D 5.C(解析:晶体智力是指后天习得的,宇文化、经验积累有关的)
6.B 7.A 8.C 9.D 10.B
11.B 12.C(解析:问题解决是要有目标的,在头脑内进行的而不是外显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运算过程,是个人化的。A不是心理运算只是简单的回忆,B是无目的的;D是外显的技能)
13.D 14.C 15.A 16.C 17.A 18.B 19.D (解析:只能说《金刚经》是创造性作品,照着原文朝一般的版本不算创造,只是一种复制)
20.D 21.C (解析:抢答属于一种头脑体操法,凭直觉思维)22.C
二、简答题
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
答: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的、逻辑一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一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加德纳强调,这九种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同一种智力的不同成分,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个能力的模块,这也是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
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方法学上的不同。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影响,依靠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白痴学者等的研究,采用他所谓的“主观因素分析”的方法,列举了确定上述九种智力模块的八条标准。
虽然强调每一种智力都有它的生物学来源,但加德纳并未否认文化历史的作用。他认为智力的前提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有用和重要,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代重视不同的智力类型,因此他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他抨击了现代教育,他认为由于IQ测验仅仅测量语言和数学这两类智力,以这种狭隘的标准对儿童分类,严重地伤害了许多在其他方面智力优秀的孩子,使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当的教育。他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尽早对儿童进行多元智力评估,以便发现儿童的各种智力潜能并进行教育开发。
总之,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的知识经验
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
(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1.智能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也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2.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的性质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它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就越大。就动机的强度来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
(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
(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
2.表征方式
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到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表征,在一个错误的问题空间搜索,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
(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1.思维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1.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由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
2.酝酿效应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答:(一)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的体系
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有效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尽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知识传授中,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告诉学生“是什么”的同时,关键要教会学生“为什么”和“怎样做”,使他们获得大量牢固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系统。
(二)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使他们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深刻地识别问题的目的。通过这种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得以发挥。
(四)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经常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简化计划法等等。
(五)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习惯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等。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答:(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这两种理解的共同之点是把创造性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同之点是前者视创造性为一种思维过程,后者则视之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心理学上对创造性的研究也分成了各有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创造性思维,旨在了解创造是个怎样的过程;一是侧重研究创造力,旨在了解创造究竟包含哪些能力。
目前,心理学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这里的“产品”,当然包括思想的及物质的两个方面,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根据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方法。
创造意识就是指一个人想不想创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创造动机的强弱,而且会影响到他的创造能力的发挥。
创造人格,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创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创造性的人。
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
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考研英语真题 | 考研数学真题 | 政治真题 |
专业课真题 | ||||
英语一真题 | 英语二真题 | 数学一真题 | 数学二真题 | 数学三真题 | 数农真题 | ||
考研英语答案 | 考研数学答案 | 政治答案 |
专业课答案 | ||||
英语一答案 | 英语二答案 | 数学一答案 | 数学二答案 | 数学三答案 | 数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