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高一语文下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 liuxue86.com - 高中教案 】

  高一语文下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 多探究,多发问,多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兰思想的集中体现。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

  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

  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人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第三条,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今后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

  第二课时

  一、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并积累词语

  干禄终南捷径弭肄业容有底止当轴日偷

  鲜相勖訾詈

  2.提问: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3.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二、总结、扩展

  理清本文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理解这篇演说辞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也有帮助。

  三、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高一语文下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抓住文章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

  2、体味文章语句的内涵及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做的演讲,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的学识、人品,看到他具有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认真学习这篇演讲,我们会在读书、做人、做学问各方面受教益,又会在如何提高演讲能力方面受到启发。

  二、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先后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起,留学德国。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五四运动中,竭力营救被捕学生。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

  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建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三、初读课文

  1、补充注音、释义:

  刮目相见:比喻另眼看待。

  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

  长足:形容进展迅速。

  长(zhǎng)斯校:当此校校长。

  提携(xié):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姑不具论:暂且不作论述。具,陈述。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

  敷衍: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砥砺(lì):磨练。

  营营:形容辛苦劳累。

  切磋(cuō):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店肆(sì):店铺。

  视事:到职开始工作。

  潜修:深入钻研。

  裨(bì):有益。

  商榷(què):商讨。

  2、思路探微:

  作为一篇演讲稿,文章思路很清晰。先交代昔日交往,以示作者一贯关注北大、关注教育。接下来,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向北大学子提出三项事关改良社会、改造教育、改善校风的大事。最后又就北大学子近期该做的紧迫事情提出两项。而在演讲中灌注了满腔的热情。

  3、感知文本内容:课文是一篇演讲稿。

  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之后,即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

  ⑴ 要求青年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

  ⑵ 要求青年学子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中,认真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

  ⑶ 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为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榜样。

  在演讲的最后,作者告诫青年学子近期做好为了做学问和改良校风必须做好的两件事:改良讲义,添购书籍。

  四、深入探究、领悟内涵

  1、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以改良社会、改造教育的满腔激情,向当年的北大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殷切期望,显现了作者献身社会、献身教育的高贵人品和高大形象。

  他的第一点要求是,要青年学子抱定宗旨。为什么把这作为最重要的一点呢?

  因为当时来北大读书目的不是为国为民,而是为一己私利,所以北大当时存在很多腐败现象。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

  ⑴ 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作升官发财的阶梯。因此,平时敷衍塞责,放荡游玩,考试时才突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⑵ 因为热心做官,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不问其学问深浅,只问其官阶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

  ⑶ 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

  ⑷ 有些学生,不重视道德修养,沾染了社会的恶劣风气,不自觉砥砺德行,被人看不起。

  北大当年存在的腐败现象,突出的就有上述几方面。这些腐败现象,虽然已成历史,后人还应引以为戒。

  那么他又是怎么针对这一点对学子们进行演说的呢?

  为了讲清楚其中道理,他从大学的性质谈起,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批评了往昔学子对教师不以学问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的大小。他挖掘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对头。因此,他要求来北大求学的人,要抱定认真做学问的正大宗旨。从他的论说中,可见他对教师的突出要求,就是具有做学问的能力。他让新学人物和旧学人物都进入北大,并过裁减不称职的教员,都是旨在提高学校的学术品位。

  他的第二点要求是,要青年学子砥砺德行。这一点的提出也有强烈的针对性。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政治腐败、道德沦丧,是突出问题。要改造北大,就必须引导青年学子自觉抵制丑恶现象,不但能做到洁身自好,还要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改造社会、改造学校的责任。在他的办学方针中,思想自由,其目的是培养学术研究风气,而要培养学术研究新风气,就必须树立首先新风尚。勉励青年学子砥砺德行,正好是贯彻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的首要措施。

  他的第三点要求是,要求青年学子敬爱师友。这是从个人涵养方面来说的。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相勉励,共同提高,是建设良好校风必须具备的条件。端正学风,改善校风,就是为培养学术研究新风气创造条件。全校上下树立了新风尚,学校的学术气也就会很快浓起来。这也是贯彻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不可或缺的措施。

  蔡元培先生在他这次演讲中,始终是围绕着他的办学方针来阐述的。

  2、了解本文巨大的现实意义:课文作为就职演说,阐释了自己的治校纲领,并对青年学子提出要求。这两方面的意思融合在一起,而侧重后者。

  作者作为新任校长,针对当时社会和教育存在的弊端,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这三点要求正是治疗当时教育和北大的沉疴之良方,每一点都事关中国教育和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作者治校的大计方针融合在这三点要求之中,为改造教育和北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作者讲述的问题,正是当时北大青年学子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演说的内容和情感上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引起了听众的兴趣,这就使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教育效果。

  五、学习课文其它写作特点

  1、感人肺腑的情思:在演讲的全过程,作者讲述任何问题时,都倾注了无比的热情。

  他五年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每提一点要求,都真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的巨大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古朴典雅的语言: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带有古朴典雅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

  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口语成份,这就比古文容易接受理解。

  因此,这篇演讲稿,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听得懂,好理解。

  因此,这篇演讲稿读起来,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处。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北大的历史,蔡元培的贡献。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高中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高中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010851.html
延伸阅读